190、周瑜“借刀殺人”!公孫續:逼宮可以,得加錢(求訂閱!)(第2頁)
眾人驚疑,周瑜忙解釋說道,“並非真正殺人...”
趙雲等人才緩了口氣。
這周瑜看著高大英武,卻也不是擅長用陰謀詭計之人。
劉備來了興趣,笑問道,“公瑾,何為借刀殺人,借誰的刀?”
眾將疑惑,紛紛看向周瑜。
饒是連劉曄,也拭目以待。
周瑜自信一笑,說道,“主公,諸位將軍,眼下公孫伯圭手下只餘一兩千兵馬,已然不是最大威脅。”
“無外乎道義之理,難以妥善解決。”
此言,倒是在理。
公孫伯圭和劉備的關係世人皆知。
這也是劉備能夠北渡遼東,曲線救“公孫”的原因之一,但也是正因如此,劉備才不好處置公孫瓚。
“反觀其子公孫續,其麾下還有數千精銳,以及張燕麾下十萬兵馬。”
說起十萬兵馬,眾人皆笑,並不放在心上。
黃巾軍的十萬,在他們看來就是十萬頭豬,真正能打的也就三四千。
可以參考當初肆虐青州的黃巾,不是被曹操幾千人打得屁滾尿流,最後被分化收編,組建了一支青州兵。
劉備呵呵一笑,說道,“公瑾所想借之刀,是公孫續?”
“正是。”
周瑜將自己的謀劃,全盤托出,“主公可許諾公孫續封侯拜將,可接管其父麾下兵馬,並組建自己的兵團。”
有名分,有兵權,這可不是“卸磨殺驢”。
若是公孫續執迷不悟,最終結果只是敗亡身死,到時候劉備可能顧不上“叔侄之情”。
“公孫續如今二十出頭,正是血氣方剛之時,吾等再加以引導,讓公孫續勸諫其父,放棄幽州。”
如何勸?
文的不行,那就來武的。
周瑜此番謀略,可讓眾人恍然大悟,“此乃大逆不道也。”
子逼父?
實際上,這是父子之間的傳承交接罷了。
只要不引發兵戎相見,公孫家族可以正常交接權力,在接下來的亂世之中佔得一席之地,甚至有機會“從龍”。
劉備在思索片刻後,也覺得可行,他將目光落在劉曄身上,眼神詢問,後者當即一拜,“主公,某覺得此計可行。”
他們置之身外即可,讓公孫續自己抉擇。
是跟著志窮氣短的老爹和自己對著幹,還是自立門戶建功立業,除非公孫續是個極致的孝子,否則選擇顯而易見。
見無人反對,劉備便下定了決心,周瑜自告奮勇,“末將願往,遊說公孫續!”
若是簡雍在此,他最適合不過。
可惜,簡雍還在青州。
周瑜願意前往,劉備自然樂意,便答應下來,“既然如此,便告知侄兒,備表其為逐鹿侯,領渤海太守。”
渤海太守?
眾人一樂,那不是袁紹早年的職位嘛。
這一手可會讓公孫續感到興奮。
劉曄補充了一句,說道,“主公,那黑山張燕,也需安撫。”
一次性,解決了公孫續和張燕的問題,自是一舉兩得。
幽州的問題,不止是公孫家。
還有太行山中的黑山黃巾。
想到這裡,劉備頷首答應,道,“表張燕為平北將軍,安國亭候,亦可保留五千人馬。”
幽州之地,自然需要幽州之兵。
公孫續麾下五千兵,外加張燕麾下改編五千兵,合計萬兵,駐紮於此,綽綽有餘。
…
五日後。
周瑜在田豫的幫助下,悄然進了易京,在他的牽頭下,見到了公孫瓚的長子公孫續,以及張燕。
想來此刻,田豫亦是身在公孫而心在劉備。
公孫續腦子轉的慢,但張燕是個人精,在思索片刻後便了解了如今的局勢,以及各方人員的傾向問題。
甚至於,張燕也更欣賞還未見過的劉備,而非公孫瓚。
若非為了保住公孫,與自己能夠互相倚仗,張燕才不會率軍下山,支援公孫。
在介紹一番後,周瑜也是直入主題,說道,“齊公仁德,千里迢迢到幽州支援,卻被白馬將軍攔在門外。”
公孫續聞言,也覺得害臊,臉色紅潤。
他和公孫瓚聊過,自然清楚公孫瓚這麼做的目的,可他不認可,卻被公孫瓚狠狠訓斥了一頓。
“此乃父親之過也。”
公孫續表達了自己的看法,讓周瑜心中一喜,旋即趁熱打鐵,說道,“齊公願拜將軍為逐鹿侯,領渤海太守。”
而周瑜又看向張燕,說道,“齊公亦表將軍為平北將軍,安國亭候,還請二位將軍為幽州百姓所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