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鳳雛投曹!近聖劉巴!劉備親征見孫家兄妹(求訂閱!)(第2頁)
孫策在封侯拜將之時,同樣也得了一郡太守之位。
領豫章太守,屯於柴桑。
“以孫太守之能,與揚州水師之利,區區江夏一郡,難能和孫太守抗衡。”劉曄慢條斯理,講述胸中韜略。
在眾人腦海中,逐漸浮現,“屆時無論是江夏向襄陽求援也好,還是劉景升主動出兵援助,皆是散佈劉景升趁機奪回江夏。”
“以黃祖之心胸,斷然難能讓劉景升將手伸到江夏,屆時江夏獨木難支,可取江夏,作為奪取荊州的踏板。”
劉曄當初在淮南,可知大江之勢。
江夏,與揚州之間,天然有一處高低落差,相當於一位八尺男兒俯瞰五尺孩童,天生就處於優勢。
如果說揚州的咽喉是柴桑。
那江夏,就可以隨時順江而下,直逼柴桑,拿捏揚州咽喉。
一旦奪取江夏,形勢自當逆轉。
揚州往荊州,自是來去自如。
“子揚妙計。”
陳群多內政之策,傾向於安民興邦,而劉曄之智,在於軍陣,在於謀略,眼光獨到令人拍案叫絕。
這不免讓陳群拍手叫好,“若得江夏,可望荊州!”
魯肅也曾在江東待過幾年,熟知水戰,以及大江局勢,更是對劉曄所提出的想法,深表贊同。
“如今秋收已過,糧草充足,可一戰。”
劉備高坐於王座之上,眼神睥睨,“既然劉景升選擇與本王為敵,那就不能怪罪本王后發制人。”
尤其是這些年,戰事都集中在中原北方,南方相當平靜。
多是孫策,賀齊在平定山越,大小戰役近百,繳獲無數。
即便是曹操此前收買宗賊,山越作亂,也未能翻起多少浪花,足以說明江東兵馬驍勇善戰,並不遜色於北方兵團。
想到這裡,劉備看向糜竺,問道,“子仲,江東今年存糧,可支持多久的戰鬥?”
聞言,糜竺起身出列。
他一拜,神色欣喜,拜道,“回稟大王,今年揚州,徐州等地風調雨順,並無災荒,得稻八千五百餘萬斛。”
八千五百餘萬?
劉備聞言一愣,追問道,“僅在揚州和徐州?”
糜竺正色點頭,道,“回大王,確實如此,揚州,淮南以及徐州三地今年總計收得水稻八千五百餘萬斛。”
“再有大豆、瓜果等,亦有三千餘萬斛。”
可謂豐收也!
群臣皆喜!
“恭賀大王!”
“恭賀齊國!”
別的不說,單是數年前,徐州揚州等地還鬧災荒,到處都是逃難來的災民,餓肚子,沒衣服穿。
如今不過三年,徐州揚州兩地便可以產出超過億斛的糧草。
怎麼不讓人心驚?
糜竺解釋說道,“大王,諸位,這兩年來揚州和徐州兩地遷移進數百萬人口,開墾田畝超過五百萬畝。”
“加之大王發明創造的曲轅犁,水車等物件,大大提升了糧食產量,再有種植南越進貢的高產水稻。”
“種種累加,使得原本一地僅有三石的產量,暴漲到六石。”
提升了整整一倍!
這可是巨大無比的提升!
劉備和眾臣聞言,皆是大喜,喜形於色,都在誇讚劉備。
要知道。
無論是曲轅犁,還是水車,或者其他的器具,可都是劉備發明創造。
另外,劉備還貢獻出了《齊民要術》,《濟河論》等農學水利之作,指導官員百姓進行耕作,提產。
這份功德,不可磨滅!
劉備聽得眾人的歌功頌德,嘴角難免上揚,呵呵一笑,“子仲,子敬,汝等二人合計一番,可支持多久的戰爭。”
取江夏,不宜過長,兵馬也不會太多。
這八千餘萬斛的糧草,可完全支撐十萬大軍數年的征伐。
魯肅作為兵部尚書,已經熟知各項“業務”,在思索片刻之後,便給出一個答案,道,“回稟大王。”
一斛十鬥一共一百二十斤。
十萬大軍一日的糧食消耗在二十萬斤,八千萬斛糧草,便是九十六億斤,可吃四萬八千天,也就是一百三十多年。
不過嘛,打仗可不是隻打前線作戰部隊。
後勤人馬,自然也是要吃飯的。
運輸途中的損耗,也需要計算。
如果是從益州進攻關中,途中所消耗的糧草達到八成,就是十萬斤糧草只有兩萬斤可以送到前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