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洞斌 作品

221、鎮西將軍孫策!使用六條一流線索!(求訂閱!)(第3頁)

 魏明帝時出任尚書、太尉軍師、大司農、尚書令、光祿大夫,晉封清陽亭侯。在任期間,使得“北邊大震,百姓歸心”,死後追封太常,諡號貞侯】

 …

 “河東聞喜縣!”

 “這好像是二弟老家的名士。”

 關羽出自河東解縣,就在聞喜附近,“在攻取幷州之後,河東便是下一個目標。”

 思索片刻後,劉備將此人的名字記下,“既然是一位使得北方大震,百姓歸心之人,應該是為愛民如子之人。”

 這就十分符合劉備的期盼。

 “繼續。”

 劉備再度查看第二條一流文臣線索。

 此人,同樣是在荊州避難。

 …

 【叮!一流文臣線索!】

 【此人姓王,名粲,字仲宣,山陽郡高平縣人,“建安七子”之冠冕,太尉王龔曾孫、司空王暢之孫】

 【經歷:王粲自少即有才名,為學者蔡邕所賞識。司徒想徵辟他為黃門侍郎,王粲因為長安局勢混亂,沒有赴任,選擇南下依附荊州牧劉表,但未受到劉表重用。

 建安十三年,曹操南征荊州,王粲力勸劉表之子劉琮舉州投降,因此深得曹氏父子信賴,接連任丞相掾、軍謀祭酒,賜爵關內侯。

 建安十八年,魏王國建立,王粲任侍中】

 …

 “王粲。”

 “建安七子之一。”

 “此人至少學識拔尖,乃是當世佼佼者。”

 劉備見得此人線索,心中有種說不出的感覺,總感覺此人非凡,但又不是當世最拔尖的一位。

 “不過,王粲在劉表麾下,卻想著投靠曹操,顯然不是一位忠貞之臣。”劉備思索片刻,便不再糾結此事。

 既然王粲不適合當任地方官員,那就讓他進入中樞。

 今後推廣科舉制,或許可讓其掛帥。

 …

 【叮!一流文臣線索!】

 【此人姓杜,名襲,字子緒,潁川郡定陵縣人,東漢末年潁川“四大名士”之一,濟陰太守杜根的孫子】

 【經歷:建安初年,投奔司空曹操,歷任西鄂縣令、議郎、丞相軍諮祭酒、魏王侍中、丞相長史、駙馬都尉。

 魏文帝時期,出任督軍糧御史、尚書,累封武平亭侯。魏明帝時期,擔任大將軍曹真和司馬懿的軍師,抵禦蜀漢進攻,拜太中大夫,受封平陽鄉侯。卒於任上,獲贈少府,諡號為定】

 …

 “潁川四大名士?”

 “本王記得,陳長文便是潁川四大名士之一。”

 “此人與陳群並列,想必有所本事。”

 劉備見識了他的經歷,並不覺得杜襲有太強的本事,但既然能夠與陳群合稱潁川四大名士,想必也是一位不錯的人才。

 在戰爭模擬器裡,也被評為一流。

 “但潁川人...”

 如今還能來投效他嗎?

 劉備不得而知,但有人才自是不會放過。

 …

 隨後,劉備查看了三條一流武將線索!

 不出意外,這三條一流武將線索,皆是出自荊州。

 這讓劉備極為意外,對劉表的識人手段頗為不屑,“劉景升得荊州竟然毫無作為,與其識人無方有極大關係。”

 單是劉備從荊州招攬的人才,都超過了十指之數。

 而且還是有不少在任期間,放棄劉表,而選擇投奔齊國。

 …

 【叮!一流武將線索!】

 【此人姓霍,名峻,字仲邈,南郡枝江人】

 【經歷:其兄霍篤曾在故鄉聚部眾數百人。後霍篤逝世,劉表以霍峻繼承其部曲,建安十三年,劉表病逝,霍峻便率部曲歸降劉備,並被任為中郎將。

 後隨劉備入蜀,劉備定蜀,嘉霍峻之功,於是分廣漢為梓潼郡,以峻為梓潼太守、裨將軍。三年後去世,還葬成都。劉備親率群僚臨會弔祭,留宿墓上】

 …

 “留宿墓上?”

 劉備眼神一凝,對霍峻頗為感興趣,自言自語道,“霍峻,霍峻,到底有何本事與性情,能引得本王如此垂青。”

 留宿墓上,可不是封賞可比。

 是真正的情義所得。

 …

 後續,劉備又查看了另外兩條一流武將線索,一位是傅肜(rong),義陽人,如今才是二十出頭的小夥子。

 另外一位,則是李嚴。

 不過劉備比較疑惑,“李嚴似乎是一位文臣,怎麼變成了武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