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口氣真大!!


 
  我國民兵組織在解放前就雛形。

戰爭時期,軍人們在陣前殺敵的時候,民兵們推著獨輪車,幫助運送物資和食物,為軍人們在前線廝殺打下堅實的後勤基礎。

解放後進入五十年代,
百廢待興的我國正是內憂外患之時,國土安全和社會穩定成為當務之急。

為了強化國防體系,保衛家園,我國政府積極推動了民兵組織的建設。

1953年,是民兵組織的萌芽期,國家開始在農村地區籌建自w軍和民兵組織。

民兵組織編制齊全,軍,師,團,營,連,排,班向著正規軍看齊。

裝備有步槍,手槍,手榴彈,甚至有些民兵團隊還有迫擊炮和高射炮。

完全照著正規軍看齊,平日裡的業餘訓練,也絲毫不比正規軍差。

打靶、拉練、隊列、投彈、爆破和戰術訓練一應俱全,他們忙時做農活,閒時軍事訓練。

那個時候,民兵既是國家武裝力量的組成部分,又是預備役的基本組織形式,為我國的國防事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1958年,國家面臨著來自國際的多重挑戰。

這樣的大環境下,1958年7月,上面召開擴大會議,明確指出:實現全民皆兵的方針。

民兵隊伍開始擴充,除地、富、f、壞、y和殘疾人員外,其他成分都可以參加民兵組織。

除此之外,還擴大了民兵的年齡限制,也開始招收女兵,同時實行工、農、商、學、兵結為一體的模式。

從一把手號召到同年年底,短短六個月不到的時間。

全國就建立了5175個民兵師,44,205個民兵團,民兵數量高達2.2億之巨,佔據了全國總人數的35%。

儘管發展迅速,這些民兵卻不僅僅是做樣子給人看的。

他們一直堅持著頗為嚴格的軍事訓練,無論男女民兵,幾乎人人都經過長期的軍事訓練。

正是全民皆兵的實施,極大的震驚了那些西方國家,甚至對毛熊也產生了極為強的警示作用。

某種意義上來講,
“大辦民兵師”與三線建設擁有同等重要的作用。

成為當時我國震懾列強、展示力量和決心的最有力手段。

張沈飛到了青年公社民兵訓練基地,也就是原大食堂的位置之後,就看到訓練場上聚集了二百多名民兵。

他們穿著短打衣衫和便服,也有少數人穿著綠色的,打滿補丁的舊軍裝。

這些人以班或者連為單位,被不同的班長帶領著,在訓練場的不同位置做著不同的訓練,一絲不苟,絲毫不被其他人所幹擾。

這些人按照不同的班組分散在偌大的訓練場上,各做各的訓練,完全互不干擾。

四九城正是盛夏,這會兒又是下午兩點多,一天中陽光正盛的時候。

民兵們雖然滿頭大汗,身上油光粼粼,有很多甚至乾脆光著膀子。卻絲毫不覺得熱,一個個練習著突刺或者扎馬步,跑步,踢正步,射擊。

還有一些則是在圍著各種武器,看專業老兵進行拆解和講解。

張沈飛記得之前瞭解過,民兵除了有常規的工種之外,還有偵察兵,爆破,防化,甚至是通訊等專業化兵種。

這些兵種要求更高的文化水平和專業性,可能是因為這個原因,張沈飛在青年公社的現場並沒有看到類似這些兵種的人出現。

平時可看不到這樣的場面,張沈飛饒有興致的在訓練場參觀,很快,他的異常就吸引了一個小兵的注意。

對方一路小跑過來後,朝著他敬了個像模像樣的軍禮:“同志,這裡是青年公社民兵訓練場,閒雜人等請勿入內!!!”

“我不是閒雜人等,我找人。”張沈飛打量著這個小兵,大概也就十四五歲,營養不良臉色不好,但精氣神還算可以。

“請問您找誰??”小兵又是客氣一問,察覺到張沈飛探究的目光,他也不服氣的打量回去。

“我找錢鐵柱。”迎著那小兵上下打量的目光,張沈飛答道。

“找我們連長?那您稍等,我去把他叫過來。”

小兵說完,扭頭一路小跑朝著正在操練的人群跑去。

別說,那步子像模像樣,還真有點兒軍人的意思。

幾分鐘之後,
張沈飛看到人群中一個穿著夏季軍裝的人遠遠的看了自己一眼,又跟身邊的人說了一句什麼,然後大步流星的朝著自己走來。

看清楚找自己的居然是張沈飛,錢鐵柱由走變為小跑,到了張沈飛面前,眼神中閃著一抹興奮:“大飛,你怎麼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