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到底是何人在背後謀劃的政變?(第2頁)
董公獨攬大權後,對於他們這樣立過大功之人,卻不升不降,不聞不問,必定令他們心懷不滿。
此次陛下發動政變,必定有世家大族在背後推波助瀾,禁軍中的高級官員雖然是董公的親信,但是中級官員皆是當年大將軍何進的舊部。
他們被世家大族蠱惑利誘,加上對董公積怨已久,反叛也在情理之中。
禁軍中的高級官員不是董公的族人就是女婿等親近之人,我當初也勸說過,董公的族人中,只有您的弟弟董旻可堪大用,其餘人等皆不能授予重要職位,可惜董公並沒有聽進去。”李儒舊事重提,似乎要將鍋全部甩到董卓的用人不當上。
董卓雖然知道主要責任確實在自己用人不當上,不過仍然嘴硬的說道:“當時我們進京後,迅速的控住了整個朝廷大權,但是新來投降歸附之人皆不可靠,不用親戚族人還能用誰?
我的想法是,在政權穩固後,開始提拔一些新人為我所用,逐漸替代我的這些親戚族人。
然而還未來得及成行,就發生瞭如此大事。”
跟隨在董卓身側的馮異見狀,急忙說道:“現在不是推卸責任的時候,而是要想辦法解決此事。如今我們的軍隊可並非集中在一起,而是皆在各地作戰。
為了避免他們之中被人利誘或是招降,我們需要儘快讓他們撤到長安城。
如今正是風雨飄搖,大廈將傾之時,走錯任何一步可能就是萬劫不復的深淵,兵權乃我們立足的根本,非常時刻,董公必須牢牢將兵權暫時掌握在自己手中。”
李儒微微整理了一下衣衫和髮飾,點頭說道:“馮公孫之言最善,我們應當將兵力聚攏在一起,否則以我們目前只剩下的幷州軍,極難與天下群雄相抗衡,更何況幷州軍以騎兵為主,如果我們要打進洛陽,必須攻克函谷關。
既然留在京城的世家大族們發生了政變,必定會派重兵駐守函谷關,京城可以調用的軍隊無非是禁軍罷了。”
董卓沉吟片刻,緩緩說道:“李榷、張濟、樊稠統領的關西軍必須召回,他們是我的心腹,而白起將軍亦是我最為倚仗的將軍,也必須召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