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鵬舉定當帶領背嵬軍為史侯披荊斬棘(第2頁)
不過,科舉制的興起除了這些原因外,還有許多其他的原因,比如造紙術的再次改進與雕版印刷術在隋唐之初開始逐漸成型。”劉辯長嘆一聲的說道。
“史侯所言確實不錯,我當年所在的大宋王朝,科舉甚至被豪族們所包攬,平民完全無法參與。
當初,呂蒙正、范仲淹、歐陽修等寒門子弟能在科舉之中揚名是極為罕見的,即使如此,他們也並非傳統意義上的平民,乃家族落魄的寒門而已。
寒門本質上仍然是士族,只是一般已經家道中落,或者是其他豪族的旁支,比起世代務農的平民仍然強上不少。
而像蘇軾父兄三人,本來是四川眉山縣的富戶人家,蘇洵攜兒子們進京趕考,雖然蘇軾兄弟金榜題名,然而家裡存款也花費得差不多了。
第二年,蘇洵之妻病死眉山縣,父子三人奔喪回家,卻發現家中‘屋廬倒壞,籬落破漏,如逃亡人家’的慘景,這還不包括學子們十年寒窗苦讀不事生產,不務農活,購買書籍,紙、墨、筆等的開銷,豈是普通人家可以讀得起的?”岳飛也扼腕長嘆的說道。
“宋朝重文輕武,科舉考試的內容卻非常不合理,竟然以詩詞歌賦、經義為考試的主要內容,如此選出的官員大多數都是誇誇其談卻無法處理實際政務的庸才。
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像王安石、蘇軾兄弟、范仲淹這樣既能精通詩詞歌賦又有處理政務的才能。”劉辯無可奈何的說道。
“不知史侯所處的時代,又是如何選取人才的?”岳飛突然問道。
“我所處的時代,也是經過無數年的摸索才能形成的,絕不是現在可以複製的,僅僅一個全民教育都是現在可望而不可即的夢想。”劉辯隨後向岳飛簡單介紹了現代社會的教育以及官員的選拔和晉升制度。
“史侯所處的時代簡直是平民百姓之福,免費的義務教育,人人皆能讀書,人人都讀得起書,那國家的人才豈不是井噴式爆發?那將會是何等強大、繁榮、富強的王朝?”岳飛嘖嘖稱奇的讚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