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都市王黃登場(第2頁)
與此同時,妙自如走進了閻羅第八殿。他抬頭望去,只見一位面容白淨的閻羅王端坐在大殿之上。毫無疑問,這位便是第八殿的閻羅王——都市王黃。
都市王黃,姓黃名中庸,表字長行,別號軍城居士。他乃北宋時期的文學家兼政治家,其生父乃是北宋景佑甲戌科進士、大理寺評事黃寵。由於自小受其父黃寵影響,黃中庸學習異常刻苦,且勤奮上進。於皇佑三年(公元 1051 年)時,他參加郡試便一舉奪得貢元之位;到了皇佑四年(公元 1052 年),更是在福建鄉試之中勇奪頭籌,成為解元;第二年,赴京參加會試又榮獲第一名,此謂之會元;最後在殿試之時,成功高中進士二甲頭名,這便是傳臚。
黃中庸一生都對奢靡之風嗤之以鼻,平日裡更是節儉到極致。當宋英宗即位之初,朝廷耗費大量庫銀,大興土木,用以整治永昭山陵。黃中庸見此情形,急忙上書勸阻道:“如今國家財政已是捉襟見肘,甚至連軍隊糧餉都難以正常發放,若再橫徵暴斂下去,恐怕就連那些富貴之家都會怨聲載道了。”並讚頌了先帝節儉愛民的舉措。黃中庸還對官多政冗的舊裕提出批評意見,並提出一系列改進措施和建議。他認為,過多的官員猶如過江之鯽,不僅會增加政府的開支,還會導致政令不暢、效率低下等問題。因此,應該精兵簡政,裁減冗餘官員,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治平二年(1065 年),黃中庸協助司馬光撰寫《資治通鑑》。在這個過程中,他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華和智慧,為這部史學巨著的完成做出了重要貢獻。此外,黃中庸還主張廣開言路,鼓勵臣民積極參與政治,發表自己的見解和意見。他相信這樣做必定能夠有益於國家的治理和發展。
然而,黃中庸的一些觀點和建議並沒有得到完全的認可和採納。儘管有些意見得到了英宗的讚賞,但仍有部分提議未被付諸實踐。熙寧二年(1069 年)開始,宋神宗任命王安石為宰相,推行新法。黃中庸對新法中的一些政策持有不同看法,特別是對於增加農稅等傷害民眾利益的舉措表示強烈不滿。由於他多次公開表達對新法的質疑和批評,那些與他素有積怨的官吏便將他視為司馬光的元佑黨人,並藉此機會對他進行打壓和排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