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四捨五入,孔子發明的,你懂不(第3頁)
……
一個青年咬著牙,把獨輪車推到了北邊,低頭哈腰道:
“望亭鎮,下等戶張狗剩家,交皇糧。”
一個書辦模樣的,翻了下魚鱗冊,和藹說道:
“400斤,這邊上斛吧。”
獨輪車上,
麻袋卸下,解開繩子,倒入斛中。
輕輕搖晃後,又拿尺子颳了一層,每一個斛的容量是200斤。
張狗剩緊張的看著白米,淌入斛中。
心都到了嗓子眼,生怕書吏來一句:“不夠。”
400斤,他在家反覆稱了四遍。
秤桿只高不低,絕不敢差錯了。
書辦走了過來,開口如聞仙樂:“400斤,齊了。”
又拿尺,把表面多的一層刮到麻袋裡。
掂量了一下,扔給他。
“多了5斤,拿回去吃吧。”
“官爺,真夠了?”
“夠了,給他開官票。”
啪,加蓋了大紅印章的官票,張狗剩小心的疊好,放入懷裡。
……
後面的人,一哄而上。
童叟無欺啊,趕緊交。咱老百姓能碰上的實惠可不多。
半個時辰,就大體收齊瞭望亭鎮的560戶漕糧。
然而,還是有人喜歡不走尋常路,
一戶憨厚老實人,趙老四,去了南邊的徵糧處。
“他爹,我們這不是吃虧了嗎?”
“你不懂,咱大清的事,你得找正規的地方辦。”
“為啥?”
“因為我們表面吃虧,實際賺了。”
趙老四佝僂著背,頭也不回的把獨輪車推到了南邊,
“官爺,望亭趙老四,交皇糧。”
喝茶吹水,閒的無聊的差役,齊刷刷的轉過頭,盯著趙老四。
領頭的一人吐掉瓜子殼:“弟兄們,來生意了,伺候著。”
一群人推開趙老四,
抽出刀子割破麻袋,往斛裡倒米,一邊倒,一邊灑,十分慷慨。
“他爹,地上灑的也是咱的米。”
“噓,小聲點。”
趙老四,依舊彎著腰,微笑著。
車上空蕩蕩,空麻袋被扔在了地上。
領頭的差役喊了一聲:“踢死牛,該你了。”
“好嘞。”
一個高壯漢子,從躺椅上站了起來。
他的右腳穿著一雙厚牛皮靴子,前頭還包著鐵,一股悍匪氣質瀰漫開來。
“閃開。”
助跑5米後,轟,一腳踢在了斛上。
原本和斛口平齊的米麵,塌下去了好多。
差役翻開魚鱗冊,說道:
“趙老四,你家5口人,8畝地,本該交590斤。四捨五入,交600斤吧。”
“你今天才交了410斤,不夠。”
“四捨五入就是還差200斤白米,速速回家搬來。”
……
趙老四撲通跪下,喊道:
“官爺,不對啊。我在家稱過了,沒有短缺斤兩。”
“大膽刁民,打出去。”
差役們一頓暴打,趙老四被打的滿地打滾,大口吐血。
“官爺,行行好,算180斤差額吧?我讀過書的,會算賬的。”
“沒事你讀書幹嘛,給自己添堵嘛。四捨五入,孔子發明的,你懂不懂?”差役蹲下,笑道,“我就沒讀過書,還踏馬活的挺好。送你一句話吧,劉項原來不讀書。”
趙老四的遭遇,像颱風一般刮過蘇州府。
最偏僻的村子裡都以他為戒,抓緊時間去維格堂那交皇糧。
晚了,就麻煩了。
因為維格堂又玩出了新樣,
每到一處,先交的前50戶,獎勵精鐵農具一件。
鋼口鋥亮,愛惜著用,人走它還在。
莊戶人家誰看了不喜歡,愛不釋手。
於是,早早的就開始排隊等候了。
而且,延誤了交糧的,再想交,就必須親自去官府了。
裡外裡,能損失上百斤糧食。
這樣一來,除非是真的揭不開鍋的人家,
其餘人家都會盡早交糧,省的以後遲了生變。
哎,都怪孔子,發明的什麼四捨五入,太深奧了。
……
徵收漕糧的任務,完成的異常高效,迅速。
每到一地,徵收糧食結束後,
維格堂的人,就臨時僱傭村民,
幫忙把麻袋扛到最近的河道,停泊的船上。
蘇州水網密佈,有足夠的船,就省去了很多麻煩。
最終的目的地是府城的倉街,還有胥江園區新建的大倉。
對此,
李鬱告訴所有人,這是給大家謀點福利。
摻入一部分8年陳米,再摻入石灰,不影響的。
就算是上等白米,送到了通州倉,也要按照陋規給銀子。
否則,就被定為下等米。
與其如此,不如看開點,我先下手。
……
官吏們紛紛點頭稱是,毫無心理愧疚。
因為這一批米是供京師八旗兵丁的,不是給皇族,王公百官吃的,摻假不影響對朝廷的忠誠。
旗丁們,免費吃鐵桿莊稼,
就沒必要吃那麼好了,下鍋前自己多淘幾遍米就是了。
李鬱的一番理由,就連最膽小的糧倉官都覺得蠻有道理的。
於是又摻入了一些白色的小石子,乍一看沒毛病。
李鬱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
大清朝的百姓,往往對坑害其他地區的人,毫無愧疚感。
若是坑害其他人,保住了自己人的利益,這種人不僅道德無虧,反而會被大家贊為聖人。
這是一個複雜的現象,值得深究,值得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