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3 乾隆吐露心聲,給小嘉慶狠狠上了一課!
永琰攥緊拳頭,指關節捏的發白,強行讓自己保持鎮定。
乾隆眼神平靜,望著自己“唯一的儲君選擇”,
開始親自授課:
“告訴朕,漢、唐、宋、元、明他們為何會亡?”
“百,百姓吃不上飯,君王昏聵無能。”
“還有嗎?”
“沒,沒了。”
“永琰你聽好了。百姓吃不上飯,會鬧事,會造反,但是不會亡國。帝國的精銳軍團不聽指揮了,從中樞到地方的官吏不聽皇命了,才會亡國!”
永琰像泥塑一般,屏住呼吸,咬著牙聆聽。
他的這種表現倒是讓乾隆有幾分欣慰。
……
原本,
乾隆是不願意講這些的。
天家無父子!
帝王心術講多了,萬一兒子提前用在自己身上~
作為一個嗜權如命的君王,他不可能在死亡之前將至高無上的皇權分給任何人,哪怕是儲君。
然而,
一場暴病,讓他意識到了這樣不行。
假如自己突然撒手人寰,稚嫩的永琰要被朝中奸臣往死裡忽悠。搞不好我大清就要出個“仁宗”了。
所以這缺失的一課得自己親自補上。
乾隆待永琰稍微消化了一會,才問道:
“想明白了嗎?”
“兒臣有些明白了。各級官吏和軍隊聽從皇命,即使有些吃不飽的飯的百姓起來造反,也掀不翻我大清!”
停頓了一下,永琰艱難的開口問道:
“如此,豈不是會留下罵名?動用軍隊鎮壓吃不飽肚子的百姓。”
……
“我大清有3億子民,加之天災不斷,想全部餵飽他們是不可能的。朕自認是千古一帝,文治武功遠超秦皇漢祖,也喂不飽這3億張嘴。”乾隆頓了頓,輕描淡寫道,“所以,假如地方官吏嚴格遵循皇命,精銳軍團士氣高昂,刁民起來造反,對於社稷或許是件好事。”
永琰傻愣愣,沒有開口。
乾隆的臉上掛滿了得意的笑容,每一個字都像重錘,敲擊在永琰的心上。
“饑荒,就是糧食太少,人口太多。增產糧食很難,減少人口卻很容易。所以說,偶發的可控的民亂對於朝廷未必是壞事。若在平原地區,100精銳鐵騎可輕鬆擊破5000亂民。就算有幾十萬上百萬的刁民起事,殺起來也如砍瓜切菜。”
“史書上所有的盛世,一般都有個前提——人少。殺光亂民,震懾了活下來的人,也餵飽了他們的肚子,天下自然就太平了。”
“兒臣明白了。”
“對於帝王而言,只有一種罵名——亡國。對帝王而言,也只有一種美譽——開疆拓土。其他任何事情,都是褒貶不一,眾說紛紜的。但永琰你要記住,身為君王儘量不要讓自己的手染血。有些事讓底下的人去辦。”
……
殿內的空氣逐漸凝固,安靜的令人戰慄。
父子倆面對面,沉默了許久。
“當皇帝,難吶。”
“兒臣今日方知皇阿瑪艱辛。治理偌大的帝國,太難了。”
乾隆點點頭,滿懷期待的詢問道:
“那你說說,身為皇帝,如何才能牢牢把握住各級官吏和精銳軍團?”
“兒臣愚鈍,請皇阿瑪示下。”
“秘訣就2點,一曰人,二曰錢。歸根結底,卻只有1項——人。”
永琰思索了一下,問道:
“要用清官能臣?”
……
乾隆放聲大笑,笑聲傳出去老遠。
養心殿屋頂的烏鴉嚇的撲稜稜起飛,感覺遇上了天敵。
永琰被笑的渾身不自在,尷尬的想找個地縫鑽進去。
乾隆收斂笑容,
開始繼續授課:
“清官,貪.官的概念,那是對於庶民而言。對於帝王來說,只有聽話的臣子和不聽話的臣子。聽話便重用,不聽話便罷黜。把那些願意做事的人提拔起來,安插到各個重要的位置上,皇權的意志就可以通行天下。”
永琰終於機靈了一回,提出了一個疑問:
“可若是封疆日久,這些人也逐漸不聽話了,怎麼辦?”
“好,你能想到這一層,朕很欣慰。江山代有才人出,臣下也是一樣,換!不停的換!這天底下還能缺願意當官的人嗎?”
乾隆語重心長:
“要用聰明人,也要用笨人、憨人、直人、惡人。讓他們鬥,不要怕。他們斗的厲害,你才能安穩坐龍椅。不要輕易的讓其中任何一方倒下,更不要隨便相信任何一方說的話。皇帝,要懷疑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