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2 乾隆南巡,袒露心聲
1777年,農曆十月初八,寒風凜冽。
數百官員沿街跪拜,恭送御駕出京!
乾隆掀開轎簾,百感交集。
這一趟他帶走了小半個朝廷的官員,還有3萬滿蒙官兵。
江北會戰的失敗在他的心裡留下了巨大的陰影,並非表面那般風淡雲輕,
只不過,
他必須自信!
若是皇帝都慌了,底下的臣工們就會更恐慌。
恐慌一旦蔓延開來比時疫都可怕。
信心,比黃金寶貴。
培養起來需要百年,摧毀卻只需要寥寥數月。
……
老邁的于敏中留守軍機處,輔佐嘉親王永琰總攬一切京城事務,為御駕提供糧餉是重中之重。
浩浩蕩蕩的大隊人馬從通州出發,水陸並進,旌旗飄揚,軍陣嚴密。
沿途百姓圍觀者眾,皆嘖嘖稱讚。
不知不覺間,
許多人覺得南方的戰敗也是小事。
煌煌大清打遍了周邊小國,鎮壓匪亂更是數不清。
直隸官民的信心莫名其妙的又上升了。
此次出行,
御駕的規模氣勢只增不減。和以往3次南巡相比,最大的區別是目的地。
不去江南,
去河南~
乾隆在紫禁城裡坐不住了,他想靠近前線瞭解一下吳軍到底是什麼模樣,透過奏摺看東西總是模模糊糊。
看不清!
……
御舟內,
“和珅,你說江西守得住嗎?”
“守不住。”
“那廣東呢?”
“守不住。”
乾隆有些不悅,暫停了批奏摺,扭頭盯著這個寵愛的奴才,又問道:
“湖廣呢?”
“回皇上,還是守不住。”
啪,
乾隆把奏摺扔到和珅臉上,打出了一道紅印子。
和珅雙膝跪地,沉默而肅穆~
“你~”
“奴才知道主子不喜,可奴才自入朝做官就給自己定下了一個原則,任何事都必須對主子說真話。哪怕主子不喜歡。”
……
見他這副忠憨模樣,乾隆反而沒有那麼暴怒了。
過了許久,
乾隆幽幽嘆了一口氣,撿起地上的奏摺:
“你說說,如今朝廷該做些什麼?”
和珅抓住時機,低聲說道:
“該反思。”
“反思什麼?”
“反思為何打不過吳賊?吳賊有槍炮,我大清的官兵也有。吳賊有錢糧,我大清也有錢糧。”
見乾隆沉思,和珅繼續說道:
“縱然吳賊偷師了西洋科技,槍炮更利。可每戰,官軍的兵力是那吳賊的數倍乃至十倍。3杆火繩槍打1杆燧發槍,3杆長矛打他1柄刺刀,又怎麼會輸呢?奴才實在不解。”
……
乾隆也若有所思,
緩緩起身,望著大運河沿岸的風景。
揹著手說道:
“朕,可以解答你這個疑惑。”
“古人云,文官不愛財,武官不惜命。可我大清立國百餘年,承平日久,有很大一部分臣工已經忘了本分,文官只想撈銀子,武官不敢上陣廝殺。人心不齊,兵再多又有什麼用?”
乾隆本想拿“本朝入關幾十萬征服了一個億”舉例,
突然覺得很不吉利,遂及時住口。
和珅繼續誠懇的問道:
“奴才還有個困惑,平準噶爾、破金川、徵緬、平大小和卓,朝廷勢如破竹,文官籌備軍餉,武官前赴後繼,並無皇上所說的頹敗?”
“奴才僭越,奴才死罪。”
……
乾隆轉過身,望著這個最為可心的奴才。
一陣欣慰,
低聲說道:
“和珅,有些話朕也就和你講講。換個人,那是斷斷不可能的。”
“朕在這個位置上坐了40餘年,對治國算有些心得。大清朝太大了,要維護偌大的帝國靠的是什麼?”
“兵、錢。”
“對,你說的很好。”乾隆繼續說道,“我大清的經制之兵早就不堪惡戰了。聖祖爺那會旗人就被漢化,上馬墜馬,射箭墜矢,提籠架鳥,吃喝玩樂。”
“朕從登基開始就致力於改變這個現狀。想徹底改變是不可能的,朕只能改變一部分。”
和珅搖搖頭:
“奴才愚鈍,不懂。”
“你聽不懂很正常,大清朝三萬萬子民怕是沒一人懂朕的苦心。”乾隆今日似頗為感慨,“朕所謂的改變一部分是,維持少量精銳軍隊和少量八旗貴胄。”
“比如索倫、黑龍江八旗、西北駐防八旗。朕這一生都在努力保護他們不受腐蝕,不要見識花花世界,安貧樂道,保持住野性。”
“朕還開設宗學、覺羅學,官學,免費收八旗子弟入學,學文又學武。最後總能有幾個成器的,比如兆惠,比如傅恆,比如你和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