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3 吳賊還沒冒頭,廣東佬就開始搞事了?(第2頁)
如今城中居民22萬人,還是太多。
黃肆決定繼續疏散一半,減輕糧食壓力。
凡自願被疏散的人都可以去崇明定居。
官府承諾保留他們的祖屋,並且為他們在崇明提供每人不少於3畝地。條件是人在地在,人遷地無。
出於戰爭的未知恐懼,許多人搬了。
18世紀,
崇明島的環境比揚州差了不是一星半點,主要是颱風、海潮倒灌以及內澇。
撂荒地多,鹽鹼地更多。
對策是修築海堤,開挖疏浚可快速排水的“井字”河道網。
李鬱令人給這10萬百姓提供金屬工具、耕作農具、種子、還有水泥,加上水利署的現場指導,想來崇明成為成熟農場只是時間問題。
如此大費周折,是為了配合吳國的戰略——“先南後北”。
先打下長江以南,再北伐!
……
贛州府。
寒風凜冽,天色鉛灰。
江西雖是南方,可北邊有鄱陽湖平原這個大敞口,一點沒擋住來自西伯利亞的寒風。
城牆上,
倆名站崗士兵站在避風處望著城中斷壁殘垣,小聲議論著。
“也不知道棉大衣何時送達?”
“快了。我聽軍需官說,最晚10天肯定送到。”
“那還行。只要不下雪,現在這身衣服還能撐。”
實際上,
從蘇松湖3府出發的船隊已經抵達了鄱陽湖,但是贛江長達4個月的斷航期給船隊造成了很大困擾。
一開始僱傭縴夫,
上溯幾十裡後,船主們果斷放棄了,改陸運。
上萬套棉質軍大衣和被子運輸量繁重,從南昌到贛州還需時間。
所謂,千算萬算,總有漏算。
大抵就是這樣的。
參謀本部內沒有江西人,故而對贛江的水文特點不甚瞭解。
……
而第5軍團總指揮苗有林壓根沒打算等這批冬季物資,他將一封密信交給傳令兵:
“務必親手送到南昌城輕騎兵軍團兀思買將軍手中。”
“遵命。”
傳令兵雙手接過,放入揹負的防水竹筒內轉身離開。
這幾日,
集結到贛州府的第5軍團士兵逐漸增多,總兵力超過6000。
時機已成熟!
苗有林召集所有軍官,宣佈了他的進攻令:
“本官決定,放棄追剿進山的南贛鎮殘部,軍團主力向西南進軍,越過大庾嶺,攻破梅關,拿下南雄府。”
“諸位,有什麼疑問嗎?現在立即提出來。”
眾軍官沸騰,
隨即有人問道:
“總指揮,攜帶大炮嗎?”
“當然!而且要帶上軍團所屬的所有12磅炮。”
“總指揮,大軍所需糧草怎麼安排?”
“便攜乾糧全部帶走,另外在周邊各府籌措一批軍糧。之後,咱們就在南雄府開飯。”
“總指揮,清軍南贛鎮會不會偷襲?”
“求之不得。老子巴不得他從烏龜殼裡跳出來,省的進山到處尋他。”
“總指揮,我軍的棉衣棉被還未送至。”
“不等了,我軍越過南嶺就不需要禦寒棉衣了。廣東那邊肯定比江西暖和。好了,諸位,有信心嗎?”
“有!”
軍官們狂吼,瞬間屋內氣溫陡升。
……
廣州城,
依舊是行人攘攘,熱鬧非凡。
停止一口通商後,似乎並沒有影響這座城市的活力。
實際上,相關從業者紛紛被迫改行,沒空哀嘆,將愁緒化為壓力努力的掙那一日三餐。
反倒是總督和巡撫,頗為憂愁。
“趙撫臺,聽說你又調撫標下鄉彈壓亂民了?”
“哼,一幫刁民,糾集宗族,抗稅抗糧。本官忍不了了,抓了首犯砍了幾顆首級,殺雞儆猴。”
兩廣總督伊爾杭點點頭,
感慨道:
“大清立國百餘載,兩廣還是首鼠兩端、心懷不軌。”
“依本官看就得殺,殺的太少了。”
趙士生白淨的臉皮漲紅,言語有些失態,毫無曾為翰林院庶吉士的斯文優雅。
他是被氣的。
廣州府下轄花縣,
鄉民糾集百餘人公然攔住道路不讓衙役們進村。
……
惠州府下轄的海豐縣、陸豐縣更牛皮,36家宗族聯合給縣衙遞帖子。
說今年田地收成不好。
洋毛子商船也不來了,生意都停了。
現在各大宗族是又窮又狠,縣裡要是敢催糧,那就是不給大家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