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芯片工作邏輯(第2頁)
“這個假就不用留了。我們還有很多工具需要重新研發,設計部門所有人的年假都不批!除非是家裡面有重大事情需要親自回去的。”
已經幾個月沒有理髮的李賢審,此時已經留出來半披肩的頭髮。
一顆芯片的誕生經歷了設計、製造和測試,分別對應集成電路產業鏈的設計業、製造業和封測業,而每一步都包含了複雜的步驟和流程,需要消耗的人力資源根本就不是曾經設計一個音響那樣用小團隊而計。
帝江z2和帝江h1這兩款芯片的同步開發當中,既要滿足兩顆芯片不同的功能和性能要求,還要再一次想辦法在設計、製造、測試流程來降低芯片成本。
比如需要優化設計來減少芯片面積,增加每個晶圓上的管芯數,以此來提高芯片製造成品率。
芯片設計的第一步就是前端rtL設計、邏輯設計。
用硬件描述語言來描述硬件電路,抽象地表示電路的結構和行為,也就是這些電路需要完成什麼功能。
帝江z2已經被確定要使用夏芯國際最前沿,還未落地的45納米芯片技術來代工製造,這對西蜀新科的芯片設計部門而言,就像是剛做完高考數學最後一道大題,稍微休息之後,就拿到了考研數學一樣,需要啃的項目太多了。
而帝江h1這款被閹割的芯片,則是採用與帝江z1同樣的夏芯國際65納米芯片代工工藝,只需要做減法,所以被老帶新方式,扔給了新進入西蜀新科工作的半導體工程師們,一邊啃著前輩們留的技術文件,一邊想辦法減少項目和功能區。
芯片邏輯來自於三極管,這個三極管就像一個水管閥門,用手打開閥門,底下管道就可以通水。
而如果閥門都是可以用水力衝開的,那麼你開了這個閥門,管道里通過的水就可以衝開別的閥門,別的閥門被衝開了,那個管道就也能通水。
如果有兩個管子對著一個閥門,只要通其中一股水就能衝開,這就是“或”門,如果有一個閥門勁大,需要兩股水一起衝才能衝開,只有一股水衝不開,這就是“與”門。如果有個閥門本來是開著的,一衝他就關了,這就是“非”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