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鬥的堅果 作品
第735章 百年後,東南海域的衝突
時間匆匆,轉眼就是百年過去。
道宮歷271年,三月,北方的天氣依舊寒冷,上京城北面五十里外的山地還有一層厚厚的積雪。
上京城內外百姓無不頭戴白綾,內城的官人們還都穿著白衣,因為現在還是國喪期間,執掌天下四十七年的文慶皇帝已經駕崩半月有餘。
可是新皇卻遲遲無法繼位,這是由於文慶皇帝在位過久,膝下十六個兒子,有十一個拜入千木觀修了道,剩下五個兒子相互明爭暗鬥,而遺詔此刻握在貴妃劉青的手裡。
事情變成如今這樣,是因為文慶皇帝在位時崇尚平衡之術,為平衡五位皇子的勢力,故意任用劉青孃家的人為官,六部之中就有兩部主官是劉青的人,議政大廳的六位宰相也有兩位是她的人。
可她膝下無子,目前正在等著她名義上的皇子來服軟,以此分配這塊巨大的蛋糕。
初九的一個早上,她名義上的皇子,也就是十五皇子王運終於以來到她的宮殿請安,母子兩人商議小半個時辰。
一切商定後,劉青讓人傳話到議政大廳,沒多久就有一份遺詔送過來,她當做王運的面將皇帝印璽和自己的印璽蓋上。
王運將這一切都看在眼裡,看得他心驚肉跳。
遺詔拿到手之後,劉青就讓王運道大行皇帝的柩前等候,等王運來到靈堂的時候,發現靈堂外早已跪著文武百官,早前與他爭奪的四個兄弟已經不知去向。
一刻鐘後。
遺詔送了過來,議政大廳六位宰相確認過後,當做文武百官宣讀了遺詔的內容,王運繼皇帝位,而劉青尊為皇太后,且暫理軍國大事。
百官在遺詔宣讀後由議政大臣跪下迎過遺詔,表示他們願意奉詔,隨後又帶領百官跪拜新皇。
“平身!”
百官起身。
王運看著靈堂外的百官,最前面是紫袍大員,後面是紅袍的重臣,在後面是青色官衣的朝中砥柱。
片刻後,哀樂才遲遲到來,大臣們終於想起躺在棺槨裡的大行皇帝,哭泣的聲音起此彼伏,王運的心情卻十分的複雜。
三日後。
新皇登基的消息傳遍中州大地。
真陽路。
中州大地的中心區域,經過數百年的發展,在朝廷有意為之之下,這裡的百姓早已忘記真陽教,只知道有千木觀,各地都是千木觀諸位神仙的金身神像,而且香火愈發的鼎盛。
另外更值得一提的是,真陽山到處的茂密叢林除一些道觀駐地外,幾乎全部變成良田,數不清的農莊遍佈各地,使得人口急速增長,甚至超過夏王朝最鼎盛的時期。
新皇登基的消息傳到這裡時,百姓們並不關心,他們最關心的是朝廷是否有大赦天下,減免農稅的打算,這天下看似是盛世,可底層百姓手裡的財富卻少得可憐,又要擔負最重的農稅。
真陽山西面有一座喚作興山的山峰,這裡有一支地窟門的分支在此修行,這一門中有一位在地窟門德高望重的三境修士,最近他在自家的道觀裡,舉辦起一場地窟門內部的交流法會,吸引不少地窟門的三境修士前來。
為此,他們在興山的半山腰上修建起一個巨大的露天廣場,廣場中間是一個比武臺,周邊是可以容納數千人的觀眾席。
地窟門的交流法會是各個分支鬥法來交流的,所以來的三境修士才會這麼多,他們都想證明自己才是地窟門正統。
在地窟門內部,經常有這樣的交流會,因為每次交流會的比鬥結果必定不能令所有人滿意,於是,就只能一直這麼比下去,特別是流雲府君遇難,另外兩位四境地脈修士被趕出中州星後,如此這般的爭論越來越頻繁。
廣場的南面掌教席位裡,剛晉升百年的文海和吳老道坐在一起,盯著中間比武臺兩位築基期的弟子比斗的同時小聲閒聊。
“大同王朝的氣運在這一個月裡可謂是跌落到谷底,怕是中州未來幾十年裡都不得安穩。”吳老道憂心忡忡的說道,他原本已經掩蓋起來的雄心壯志,因為晉升到第三境被重新點燃,在他晉升第三境的五個年頭,就帶著門下數十位弟子建立起新的山門,喚作東平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