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虛堂 作品
第149章 伽藍寺(五)(第3頁)
這一問可把高銳給問蒙了。儘管上學的時候,專業課程也會涉及古代文化學習和宗教思想介紹。但是佛教思想何其深邃?光是經典就浩如煙海,現在陳詩豪這麼一問,讓他可怎麼回答?
陳詩豪似乎也意識到這個問題問得太大,於是提示道:“其實就是一句話的事,不需要什麼論述。”
可這麼一來,更難說了。
一句話就概括出千經萬典裡面的東西,高銳真的覺得有些困難。
想了又想,他試著說:“是因果吧!”
陳詩豪笑著點了點頭:“沒錯,就是因果,確切滴說應該是緣起。佛門千經萬典,論有說空,話因明道慈悲,參禪持戒,唸佛修法,實則都不離這個緣起。斷了諸般因果,跳出生死輪迴,大徹大悟,這便是佛。佛門的弟子不管修什麼法門,都不能忘了因果,棄了緣起。須知空有是緣起,念頭是緣起,慈悲也是緣起。離了緣起,所有的一切修為便是無緣之木,甚至本末倒置。因此,佛門為了斷因果,制戒、參禪、佈施,尋求出離。這有形之因果固然難斷,無形之因果存於意識更加難斷。是以佛門對意識的修行涉及得也最多。”
高銳聽得連連點頭,卻又很好奇陳詩豪說的和眼前局勢又有什麼關係。
“人之所以無法明心見性,粗略地說,便是心內慾望、往日所感匯聚而成的雜念,以及外來的感官刺激,兩者共同作用遮蔽了人覺悟的途徑。”陳詩豪繼續說道,“執著於此,泥足深陷,便是入了魔境。那穎慧和尚現在就是這麼個情況。想要進入意識世界,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佛門對意識世界分得很細,按禪法,有四禪八定和滅盡定之說,在此之前的還有粗心住、細心住、欲界定和未來禪的階段。尋常人只怕一生都沒跨過前兩個階段,想要往後進入真正的禪定意識境界難上加難。這封印後的意識世界其實就是到了未來禪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