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皇蓋世 作品

第105章 祁連山,關山月(第2頁)

 蓋勳卻是不信,因為王羽表現出來的淡然,不是裝出來的,不過他也沒有打破砂鍋問到底,而是想直接揭過,免得王羽不好看。

 不過,一旁的蓋順,倒是沒有這麼細的心思,一聽王羽說靈感大發,想要吟詩一首,當即開始起鬨道:“阿羽,來一首!”

 蓋舜一說完這句話,就遭到了蓋勳的白眼。

 不過王羽並不以為意,而是開口說道:“既然兄長要求,羽就獻醜了!”

 王羽方才說的靈感大發,也不是空穴來風,當他看到眼前的祁連山後,就想起來了一首詩,正應眼前之景色。

 王羽醞釀片刻後,終於吟誦起來。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西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閒。】

 本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乃是李白在看見征戰的場景後,嘆息征戰之士的苦辛,和後方思婦的愁苦時所作。

 不過,應用於此景,也是恰到好處。

 只是,王羽並沒有死搬硬套這首詩,而是對詩進行了一番簡單的修飾,比如原詩應該是青海灣,但被王羽改成了西海灣。

 這是因為,青海在古代被稱為“西海”,尤其是在西漢時,稱西海、仙海、鮮水海、卑禾羌海,到北魏時才始稱青海,到清代加了個“湖”字。

 1949年後統稱青海湖。

 至於《關山月》,這是漢代樂府歌曲之一,屬於“鼓角橫吹曲”,是當時守邊將士經常在馬上奏唱的。

 李白這首詩在內容上仍繼承古樂府,但筆法獨到,翻古意而又有所創新。

 詩人抒寫了古代邊防戰士的艱難困苦,譴責非正義的戰爭給人民帶來的苦難,藉以影射批判唐代統治階級的窮兵黷武,表現了反對侵略戰爭的主題。

 不過,由於王羽所處的時代背景,還有他自己的出身,這首詩原本的意思,瞬間就發生了變化。

 這些人都是飽讀詩書之人,所學所識自然非同小可,只是一瞬間就明白了王羽的詩意,一時間陷入沉思,同時內心羞愧不已。

 白登之圍,這對大漢來說,是一個難以的恥辱,但隨著漢武帝揮斥方遒,以及衛青和霍去病的橫空出世,大漢經過三次大會戰,完成了封狼居胥的成就。

 使匈奴發出“亡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的悲歌。

 漢家男兒何其幸運。

 可是現在,不論是涼州,還是幷州,都有異族的影子,這些異族人在漢室的領土上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可朝廷卻沒有辦法。

 然而事實真的是如此嗎?

 完全不是!

 大漢並不缺名將,缺的只是漢武帝那樣的雄主。

 就拿如今的大漢來說,名將就有不少,不說已經故去的皇甫規將軍,就拿王崇三兄弟來說,這三位都是國家的棟樑。

 王崇善守,統帥兩萬大軍,藉助雁門關的地勢,就可以抵擋十幾萬鮮卑大軍的瘋狂進攻,使之半個月不能有所寸進。

 王騰,驚天戰神,能攻善守且有勇有謀,皇帝若是信任他,現在的異族哪裡還敢如此猖狂。

 王塵,勇冠三軍,比起大漢衛將軍蕭摩訶還要厲害,而且也是一位能征善戰的強力統帥。

 白虎戰神薛仁貴,掌中方天畫戟,不僅武藝超群,而且非常擅長統軍,其能力不在王騰之下。

 可以說,大漢並不缺少真正的名將,但這些名將,卻因為皇帝的緣故,黨錮的黨錮,還有一個哪怕出世,恐怕也不會全力出手!

 若是大漢邊境,依舊由這些人駐守,恐怕又是另一番場景了。

 就這樣,眾人懷著難以述說的情緒,一路緩緩前行,於傍晚時分到達幹齊縣,由於天色已晚,王羽等人選擇在此過夜,第二天則是繼續行進。

 關山月一詩,似乎被眾人有事忘卻,但事實如何,就在每個人都心裡了!

 一路無話,眾人很快就來到了酒泉郡,此地距離蓋勳的家鄉敦煌郡非常相近,人口也差不多,全郡有六萬多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