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皇蓋世 作品

第321章 張遼與高順,雁門軍歸服(第2頁)

 而高順僅用了五六個小時就平息了叛亂,並將郝萌幹掉。

 不過,由於高順功勞太大,在軍中威望太高,呂布甚至剝奪了高順的兵權,在和其他諸侯打仗是才讓他臨時指揮陷陣營作戰。

 面對如此的猜忌與冷遇,估計其他人早就撂挑子不幹了,可高順卻仍然無悔地,為呂布作戰直至最後。

 他不但為呂布衝鋒陷陣,還盡心盡力地輔佐呂布。

 高順勸呂布要愛惜名聲,苦口婆心地勸諫呂布不要目光短淺,過於貪圖小利,不僅如此,他還非常含蓄的點出呂布翻覆無常,輕狡剛愎的毛病等等。

 按照史書記載來看,高順面對曹操招降而默然不語,曹操正在猶豫思考之餘,郭嘉說出對高順的一句評價之後,曹操這才將高順給斬殺了。

 “順,布之大將,軍治嚴謹,胸懷韜略,舉一世不可得,非等閒之職可封賜。”

 “公收此人,置諸將何地?不若全齊名義。”

 郭嘉的這一句話裡,可以提取三個關鍵信息。

 1:對高順的評價是“舉一世不可得”,可謂令人動容,幾乎認為他是“三國第一名將”,在當時那個時期。

 2:如此高的地位,招降來了職位肯定不能低,“非等閒之職可封賜.....置諸將何地”,這麼一來其他將軍怎麼辦?

 3:不如成全高順,讓他擁有不事二主的忠臣名義!

 於是,曹操就把高順給殺了!

 …………

 《漢末英雄記》的作者王粲,在書中專門提到高順:不飲酒,不接受賄賂!

 史書中一般很少,這樣誇讚一個人,這也從側面說明高順確實與眾不同,對自己要求嚴格,品行高潔。

 裴松之在呂布傳中也寫道:高順“清白有威嚴,不飲酒,不受饋遺。“幾個字就將高順的性情和真正軍人形象描繪出來。

 可以說,放眼漢末三國,王羽最敬佩的軍人就是高順,因為此人是個忠臣、能臣,為人有威儀,治軍也很嚴格,畢竟陷陣營就是他訓練出來的。

 不僅如此,他驍勇有智謀,攻敵陷陣、快速平亂,忠心仁義,遇到不公平待遇也沒有怨言,為呂布盡忠到底。

 可以說,他完全就是一個現代式的軍人,注重個人修養,嚴格自律,隨時保持清醒與剋制。

 當然,高順厲害,張遼就更厲害了。

 畢竟,高順死的早,一身實力尚未全部發揮,比起聲振江東的張遼比較,還是遠遠有些不足。

 張遼,漢末三國時期,曹魏名將,聶壹的後人,因為躲避仇家才改姓為張。

 起初,張遼擔任雁門郡吏,因為勇武被丁原招攬,後被丁原派往洛陽暫歸何進,何進死後張遼又先後歸董卓、呂布,恪盡職守,歷盡坎坷。

 呂布敗亡後,張遼歸屬曹操。

 此後,張遼一路起飛,立下眾多顯赫的功勳。

 洞察敵情而勸降昌豨。

 攻袁氏而轉戰河北。

 在白狼山之戰,率領先鋒大破烏桓並斬殺烏桓單于蹋頓。

 驅逐遼東大將柳毅。

 以靜制動平定軍中謀反。

 進軍江淮擊滅陳蘭、梅成。

 此後,張遼與李典何樂進長期鎮守合肥。

 建安二十年(215年),合肥之戰,張遼率領八百將士,襲擊東吳十萬大軍一直衝殺到孫權的主帥旗下,令東吳軍隊皆披靡。

 在東吳撤軍時,張遼再次率領追兵,大破孫權、甘寧、淩統等,差點活捉孫權,經此一役,張遼威震江東。

 留下來“八百破十萬”,“張遼止啼”成為流傳千古的典故。

 因為合肥之戰,張遼得到張八百,孫權得到孫十萬的名號。

 正因如此,孫權對他一直忌憚不已,在孫權再次背叛曹魏,曹丕派張遼乘舟,與曹休到海陵臨江駐防時,孫權聞張遼至,甚為忌憚,敕令諸將道:“張遼雖然抱病,但仍是難以抵擋的,千萬要謹慎!”

 黃初三年(222年),張遼抱病擊破吳將呂範,同年,病逝於江都,諡曰剛侯。

 張遼的軍事表現,受歷代所尊崇,唐朝建中三年(782年),禮儀使顏真卿向唐德宗建議,追封古代名將六十四人,併為他們設廟享奠,當中就包括“魏徵東將軍晉陽侯張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