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皇蓋世 作品

第410章 仁願疑兵退黃巾,海天無奈退大軍(第2頁)

 可關鍵是,來的援軍真的是郭雍和李殿南嗎?

 古隆賢還是從中感覺到,有一絲的不對勁,但又說不出什麼,就在古隆賢掙扎之時,張仁願為他送上來了助攻,徹底打消了他所有的懷疑。

 “報……啟稟古將軍,郭雍和李殿南所部抵達涿縣縣城後,張仁願就二話不說就率軍出城了,兩軍會師之後,漢軍大隊人馬就向我軍這邊來了。”

 “果然如此,張仁願這廝真是狡詐。”聽到斥候從涿縣附近探知的消息後,古隆賢心中再無任何懷疑猶豫。

 對於張仁願的兵力,他非常清楚,撐死也就兩萬人,如果不是郭雍和李殿南的五千大軍來到,他絕對不敢貿然出城。

 畢竟,這種善謀之人,一般都喜歡求穩,況且,黃巾軍對人數本就比漢軍多得多,一旦漢軍被擊敗一次,那就是永無翻身之地。

 也只有郭雍和李殿南大軍的到來,給了張仁願足夠的底氣,統帥兩萬多人馬,正面擊潰他和張克亮的七萬大軍。

 畢竟,他也不知道,自己和張克亮已經兵分兩路了。

 如果他們沒有分兵,憑藉三倍於敵的兵力,古隆賢還敢領軍博上一博,但現在,他手中只有三萬五千人馬,若是和漢軍交手,肯定不是對手。

 一想到這裡,古隆賢幾乎沒有任何的猶豫,果斷下令道:“傳令下去,為了大局著想,我軍必須抓緊時間撤退,去和張將軍匯合,不能給漢軍留下,逐個擊破我軍的機會。”

 “諾。”

 就這樣,古隆賢的能力,在徹底中得到充分的體現,三萬五千名黃巾軍,在他的指揮下,完全就是井然有序的撤退,一點都不給敵人留下空隙。

 殊不知,張仁願反而是暗暗鬆了口氣,這一次,就連他都沒有多少把握,只能寄希望於古隆賢不是那種莽夫。

 而事實上,古隆賢尚可的軍事素養,反而讓張仁願成功騙過來黃巾軍。

 畢竟,這樣的計策,想要成功實施,必須有著不可缺少的條件才行。

 那就是敵軍主將不是莽夫,有著一定的軍事素養和謀略,若是換一個頭鐵的莽夫,他可不會管來了多少人,直接衝上去幹就是了。

 就比如古隆賢所部,如果不是他,而是其他黃巾將領,張仁願的計策恐怕就很難實現了,尤其是那些明末反賊,那絕對都是一些頭鐵之人。

 當然,如果黃巾軍真的這樣幹得話,張仁願也不會畏懼,反而是立即率領一萬七千漢軍,直接和古隆賢進行決戰,畢竟撤退只會暴露漢軍的虛實。

 張仁願相信古隆賢,絕不可能放任他逃回涿縣縣城,況且,就算是對決起來,張仁願也自認不會輸給黃巾軍。

 畢竟,古隆賢手中的黃巾軍只有三萬五千人,而他們這裡有一萬七千多人,未必不能趕在張克亮的援軍到來之前,將古隆賢的大軍擊潰。

 只不過,就算他可以擊潰古隆賢,恐怕自身的損傷也不會小,一旦張克亮的援軍趕到,他們恐怕就要面對全軍覆沒的危險了,就算是最後突圍出來,恐怕也是損失慘重了。

 所以說,能不打,更好。

 而現在,古隆賢畏懼漢軍的兵鋒,選擇主動撤退,將大路給讓出來,對於張仁願來說,反而是最優解法。

 不過,事情到這還沒有結束。

 這場戲,還要繼續演下去,不然,很容易讓古隆賢反應過來,於是,在接下來的時間裡,張仁願所部一萬七千人,偽裝成兩萬五千大軍,向西全速進軍。

 這種急行軍速度,儼然就是一幅迫不及待的姿態,讓一開始還有所懷疑的張克亮,反而是打消了這個念頭。

 在古隆賢一番分析之下,張克亮也覺得他說的很有道理,畢竟張仁願確實是足智多謀,再加上幷州軍的情報實力,確實是厲害,那麼他能預判到自己的行動,也就理所當然了。

 對於漢軍的實力,張克亮他們已經見識到了,黃巾軍沒有幾倍的兵力,根本就無法拿下,可即便如此,若是張仁願手上,只有一萬人馬的話,又怎麼可能敢和他們的七萬大軍決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