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芳香的筆 作品
第157章 矛與盾,攻與防(第3頁)
因此,應大量裝備單兵攜行、一次性使用、不佔編制、能夠在有限空間發射、具有“發射後不用管”特性的近程單兵火箭筒、單兵導彈等;
比如,“掠奪者”近程肩射式反裝甲武器系統,結構緊湊,體積小,質量輕,便於單兵攜行,並具有微煙、低後坐、低噪聲特點,可以有效對付近距離目標,在很多城市攻防戰爭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從技術角度看,裝甲和掩體在防護後效方面是不同的。
因此,應發展多用途武器系統,特別是溫壓武器系統,以有效打擊裝甲與掩體目標。
比如,現在很多特種作戰部隊裝備的At-4多用途武器系統,採用原來At-4 反坦克火箭筒的發射系統,但將戰鬥部改成了高爆延遲爆炸型,戰鬥部採用雙功能(延期和瞬發)引信,能預先選定目標類型,如掩體、裝甲車輛或建築物。
該武器系統的主要特點是裝藥量大(比反裝甲型多25%~30%),並採用增大殺傷效果的預製破片(兩千六百多個破片)彈體,因而能有效摧毀掩體。
祖國新研製的一次性肩射多用途武器,配用智能引信,可自動確定所攻擊目標的類型,並選擇最有效的殺傷途徑。
目前,他們開發的單兵多用途/近程突擊武器,具備“發射後不用管”和“牆後失能”的效能,採用陸軍單兵多用途直接攻擊戰鬥部,可摧毀雙層鋼筋混凝土牆、三層磚牆以及輕型裝甲車輛和其他野戰永備工事等目標,並且可以在封閉空間發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