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4章 新房(第2頁)
幾個月的時間下來,曾凡已經忘了自己在夢裡,也不再想著什麼時候會醒過來,每天想的就是如何讓部族怎麼樣更好的發展起來。
光能燒陶燒磚顯然不夠,必須想辦法砍伐大樹,建造大屋才行!
弄不到金屬器具,只好在燒製器具上面下功夫,延長燒製時間,在黏土中添加不同的石粉材料,曾凡已經可以燒製出類似瓷器的高硬度器具,他不知道算不算瓷器,至少表面的光滑度感覺差不多了。
陶器刀具斧頭可以直接燒製成型,稍加磨製就能使用,添加入特殊石粉配方後硬度也可以,只是質地太脆,砍小樹枝,用來切削不太硬的小件東西還可以,砍伐大樹仍然太困難,刃口很容易斷裂 。
冥思苦想之下,曾凡設計出一種陶瓷鋸,然後燒製出來進行實驗,陶器畢竟沒有金屬的韌性和延展能力,太薄了會斷裂,太厚了也鋸不動木頭。
不斷研究之下,他設計出一種並列三排鋸齒的模塊,有手掌寬度和厚度,兩側類似榫卯的卡扣結構,可以多塊拼接到一起,最外側可以加上安裝木柄的模塊,一把兩人拉動的大鋸就組成了。
這種鋸子當然和後世的鋼鋸不能比,不僅容易損毀,效率還特別慢,但是至少解決了有無的問題,讓他們也能將大樹伐倒了。
經過他改良的陶瓷斧頭儘管也能砍樹,可是太粗的樹木就困難了,往往一棵樹砍廢十幾把陶斧都砍不斷,既費時又費力。
有了這種鋸子,那效率提升太多了,兩個人一天可以伐倒幾棵腰粗的大樹,鋸子模塊化可以拼接,不用擔心壞一點全報廢,也節省許多材料。
受到這次實驗成功的啟發,曾凡又將粗糙的石英顆粒與黏土混合燒製,製造出同樣造型的挫鋸,與那種手工雕刻出來的鋸齒相比,天然的石英顆粒更堅硬,固定在陶器表面就是無數個微型鋸齒,像挫子一樣,伐起樹來更加省力氣。
可以砍伐大樹後,在他們齊心協力之下,用時上百天時間,曾凡設計並帶領族人建造了一組大屋,全族人都可以從昏暗又漏風的茅草屋中搬出來了。
他們搬進茅草屋次日,就開始下雪,大雪連續下了三天,他們原先的茅草屋被壓塌了一半。
到燕京打工之前,曾凡在老家的建築隊幹過一年多小工,對農村建房的流程和結構有一定的瞭解和經驗,這組大屋就是根據那時候的的經驗略加改動建出來的。
本來主體材料他想全部採用質地更加堅實的青磚,可是他設計房屋的用料太多,根本來不及慢慢燒製,只能儘量節省,房基和承重牆部分採用青磚,其他不重要的部分外部用紅磚,內部用土坯,好在經過大家幾十天的奮戰,總算在下雪前建好搬了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