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心動Zzz 作品

第1385章 中微子(第3頁)

 他知道鉛板可以屏蔽原子大部分輻射,只要鉛板夠厚,什麼阿爾法射線,貝塔射線,伽瑪射線都能擋住。

 阿爾法射線發射的是氦 - 4 原子核,貝塔射線發射的是高能電子,伽瑪射線發射的是高能光子,這些都可以被屏蔽掉。

 有一種比電子更小的粒子是中微子,卻可以無視大部分阻隔,別說是鉛板,據說整個地球都可以穿透。

 原子核中的質子轉變為中子,或者中子轉換為質子,就會釋放帶正電荷的反電子,或者帶負電荷的電子,這就是所謂的貝塔衰變,衰變釋放的電子流就是貝塔射線,與此同時,還會釋放出中微子或者反中微子。

 中微子不帶電荷,質量比電子還輕上億倍,體積據說不足電子的百億分之一,幾乎不與其他粒子發生反應。

 強核力,電磁力對中微子都無效,因為極小的質量,引力對中微子的作用也可以忽略不計,只有作用距離極小的弱核力才能起作用。

 一個原子內部對中微子來說,幾乎等同於一個人對比整個太陽系,太陽是原子核,九大行星是電子,中微子差不多相當於一個人,那是何等空曠的體驗。

 科學家可以僅憑現在的儀器和物理公式就能算到中微子的存在,哪怕曾凡的感應能力可以深入原子內部,隨意剝離原子核中的質子和中子,也不能完全感應到電子的形態,更別說比電子還小那麼多的中微子了。

 因為中微子的這些特性,讓探測中微子變得極其艱難,需要超強的屏蔽環境,通常要數千米的巖體內部,才能屏蔽大部分外來干涉,這樣的地方,只有中微子才能穿透進去。

 曾凡懷疑他和能量球的超距離感應可能與中微子有關係,甚至他的感應能力可能都與中微子有關。

 電磁波的載體光子儘管速度更快,可是更容易受到各種干擾,也很難穿透那麼厚的屏蔽層,在人類已知的粒子中,只有中微子與他的感應能力最接近。

 以前,曾凡這種猜測沒辦法去驗證,只能想想而已。

 時空位移的發現,開拓了曾凡的思路,也讓他有了新的能力,他覺得可以自己創造一個理想的屏蔽環境,測試自己的感應能力,或許還有可能產生新的突破。

 為此,曾凡來到了人煙稀少的崑崙山深處,打算在山體內部弄一個全封閉的空間出來,進行自己的感應能力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