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心動Zzz 作品

第1411章 棉花糖(第2頁)

由此他萌生了一個念頭,如果通過覆蓋全球的網絡協同配合,那不就有可能實現氣象調控,真正的要風得風,要雨得雨了?

就算不能改變大氣環流的整體趨勢,應該也可以實現局部氣候的調控,乾旱的地方多下一些,雨多的地方少下一些,提前阻止那些破壞力巨大的颱風形成。

在碦喇崑崙山脈和亞平寧山脈的地下空間,無數的微型機器人日夜不停的生產,比飛鷹結構更簡單的硅基材料被大批量的製造出來。

每隻的靜質量五十克,一噸硅納米管可以製造兩萬只,如果要實現全球網絡覆蓋,需要五千萬隻以上。

現實情況並不需要這麼高的密度,根據神鷹眼鏡用戶的數量,每隻可以同時服務一千個用戶,就算全球六十億人都用上神鷹眼鏡,理論上六百萬也可以實現全覆蓋了。

當前地下空間的生產能力,這也不過是一個星期的產量,儘管需求量大,卻可以比飛鷹網絡有更強的補充能力。

不過曾凡想要進行天氣操控實驗,帶電荷的雲層蘊含極大能量,一個霹雷就可能會損失一大批。

想要調控全球的天氣,就需要再多上幾個數量級,達到數億數十億,甚至更高的數量,並且還有可能會不斷被消耗掉。曾凡開始設計蓬鬆的結構更有利於吸收空氣的熱能,太陽能,宇宙射線,對於閃電這種高密度能量爆發,有點力不從心,很可能一下就炸散。

不過在閃電爆發之前,可以利用自身精細的電場調控能力,大量吸收雲層中的遊離電子,從而化解或者減輕閃電的威力。

要控制雲層的降水,關鍵還是調節雲層中的溫度,促成或者打散雲中水滴或者冰晶的形成和聚集,水滴或冰晶達到一定的密度,超過雲層承載極限,自然就會引發降水。

降水過程中,空氣溫度高,冰晶被融化,落到地面就是雨,如果下方溫度太低,不足以融化冰晶,落到地面就是冰雹或者降雪。

跟調控小區域的雲層降水相比,要控制雲層的方向,過程就複雜的多了。

雲層的移動主要是由大氣的水平氣壓梯度力驅動,在大多數情況下,空氣是從高氣壓區向低氣壓區流動,雲層作為大氣中的水汽凝結物也會隨之移動。水平氣壓梯度力垂直於等壓線,由高壓指向低壓是大氣流動的基本驅動力。

在地球自轉的影響下,空氣在從高氣壓區向低氣壓區移動的過程中,也會受到地轉偏向力的作用。

在北半球,空氣向右偏轉;在南半球,空氣向左偏轉。這種偏轉使得大氣運動方向發生改變,雲層的移動路徑也會隨之發生彎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