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 說不清的感覺(第2頁)
給手提電腦插上充電器和網線,曾凡開始編輯今天錄下來的音頻文件。
他買了市面上性能最好的錄音設備,自己重寫了一套錄音軟件,就為了儘可能全面的保存現場的聲音信息,編輯之前他戴上耳機重新聽了一遍當時的錄音。
最新型的麥克風靈敏度很高,當時被耳朵自動忽略的環境噪音都被清晰的記錄了下來,尤其是吹過麥克風的風聲,在回放中顯得格外刺耳,經常壓過樂器的聲音。
他沒有對演奏聲音做任何修飾,而是保持原先的波形,只是去除錄音設備過於靈敏收進來的噪音,經過降噪編輯處理後,才勉強恢復了當時演奏的音頻。
再次試聽的效果,也只能還原當時百分之七八十的感覺,是他的耳朵太過靈敏了嗎?
可能這就是樂器聲音和耳機模擬的差距吧,看來他還要深入學習一下電子工程學的課程,更詳細的瞭解錄音設備和音響耳機的工作原理。
如果有必要,他還要按照自己的要求設計一套錄音播放設備,網絡測試可以靠人數堆疊可靠數據,人腦聽覺神經的測試就不行了,他總不能每個人都現場演奏一遍吧,就算那樣也未必能保持相同的水準。
沒有好的設備,就沒有高質量的音源,純軟件編輯的音源好似更簡單方便,可是容易失去收錄音頻的特徵,未必能達到他想要的效果。
於是,曾凡暫停了錄音,開始從頭研究麥克風,耳機,功放音響的工作原理,設計製造流程,電路設計思路等等知識。
留聲機發明到現在不過一百二十多年,錄音放音設備已經演化了不知道多少代,但是聲音從模擬信號轉換到數字信號才不過十幾年內的事,轉換成數字信號才可以方便的在計算機上面編輯壓縮,美化修聲進行各種處理。
根據已有的研究資料,人的耳蝸接收到聲音,轉換成生物電信號發送到大腦聽覺中樞也要經歷類似的過程。
只是人體有更加巧妙的設計,通過兩側耳朵位置,耳廓形狀,耳道回聲,耳蝸厚薄分區,神經纖維束內外分佈,將接收到的聲音進行了一系列的降噪分頻處理,沒有現代設備數模轉換這麼簡單粗暴,而是最大程度保留了外界聲音的信息,傳遞迴中樞聽覺系統進行分析判斷。
現有的錄放設備再精巧,也不可能百分百還原錄音現場的情景和位置信息,他自己能通過錄音聽到當時百分之七八十的感覺,還是因為他有現場記憶,換個人都未必有這個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