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心動Zzz 作品

第585章 催眠(第2頁)

 這些編輯後的笛聲音頻,曲調和原先一樣,聽起來和他現場吹奏聲音的變化也不大,卻產生了某種類似的效果。

 劉一凡和瑪麗兩個聽眾表示很認同,那些小白鼠也用行動表示了認可。

 時間到了十二月中旬,他們也開始用實驗室設備進行後續試驗,對報名的學生志願者進行腦波測試。

 從1924年人類首次發現腦電波以來,腦波監控的儀器一直在不斷演進發展,但是想要獲得精確的腦電波信號,一直是一大難題,後來人們發明了植入式電極設備。

 植入式電極只能用於少數特殊人群,並且後遺症太多,無法大面積進行實驗,隨著芯片技術的發展,各種傳感器精確度越來越高,體外腦波監測設備也越來越先進。

 羅伯特這種腦波測試設備剛剛開發出來,只能在實驗室使用,製造很複雜,成本高的嚇人,更主要的是別的地方花錢也買不到。

 設備最核心的就是一組特殊工藝製作的電極感應芯片,緊貼頭部和脊椎十幾個不同位置,能將大腦不同部位微弱的電波信號過濾放大,再通過程序的處理在計算機上顯示出來,方便他們進行分析研究。

 劉一凡不是第一次使用這套設備,正好教曾凡瑪麗怎麼使用,講解一些設備的工作原理,有哪些注意事項等等。

 第一天學習如何使用,他們只能拿彼此進行測試,小白鼠因為體型太小,他們只能測試簡單的腦信號,感知它們的一些簡單的情緒變化,而這套設備十幾個感應芯片,可以感應大腦不同部位的電波信號。

 根據現在對人腦各部位的功能性認知,那就可以做出一些實用性的分析,得出很多有意思的結論。

 最先接受測試的是瑪麗,腦部貼好各種感應芯片後,統一的信號線連接上一臺特殊的設備,和設備相連的計算機上開始顯示出一組複雜的電波圖形。

 在天天研究編輯聲音波形的曾凡看來,這些雜亂無章的腦電波信號,比一個交響樂團的聲音波形都複雜很多倍。

 信號有強有弱,可是看上去似乎毫無關聯,各行其是忽高忽低,沒想到看似單純害羞的瑪麗,腦電波都這麼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