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心動Zzz 作品

第759章 克隆大腦(第3頁)

 克隆自己的身體有法律和倫理困境,如果只克隆一個大腦呢?那別人不好指責什麼了,更何況自己不去宣揚,也沒幾個人會知道。

 以曾凡現在的技術來說,可以通過刺激體細胞定向發育,培育出一個接近於他本人大腦結構的人腦出來,這個項目對其他科學家來說可能很難,對他來說,有很大的實現可能。

 可是他想做的是輔助精衛進行模擬演化的生物計算機,還想更大膽一點,成年人的神經元數量是八百多億個,如果在精衛超算機房中進行培養,神經元數量擴張一百倍,達到八萬億個,能達到什麼效果呢?

 從質量來說,擴張一百倍也不過一百三十多千克,體積的增加更不明顯,大腦直徑增加也就幾倍,也就半米左右大小,機房內完全可以容納,其他空間還可以培養藍藻和其他微生物,這些微生物來提供大腦生長需要的氧氣和各種營養物質。

 機箱上面散熱的金屬探針能和藍藻等微生物建立聯繫,與大腦的神經元連接應該更不是問題。

 只是探針的數量和神經元的數量不成比例,每顆芯片對應一百根探針,哪怕所有機房的芯片探針都連接上,也不過一億多根,與八萬多億神經元數量差距太大。

 不過也不是所有神經元都要與超算建立連接,大腦的算力和存儲能力在於內部神經元之間的突觸連接,超算的探針只相當於信號輸入輸出的通道,多了固然好,少一些影響也不大。

 想好了基本架構後,還需要進行更周密的詳細設計,沒有身體的大腦營養物質怎麼獲取,要不要保留複雜的血管系統,輸送營養物質和氧氣,提供新陳代謝的通道,需不需要有一定的防禦能力,適應海水中的鹽鹼腐蝕等等一系列的考慮。

 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少做改動,人的基因組太複雜了,改動一處就可能牽連到很多地方,曾凡想到一種簡單的共生方式,就像珊瑚蟲一樣,大腦的結構不需要大改動,只需要在大腦組織間隙內共生一些不同種類的藻類生物,利用光合作用消耗大腦產生的二氧化碳,為大腦提供氧氣和其他必須的營養物質就行了。

 這樣他只需要修改大腦的生長限制,別的地方不需要太多改動就能達到目的,就可以進行培養實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