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5章 發散研究(第2頁)
菌群生長繁衍消耗的能量很少,僅靠機器人自身光合作用,吸收電磁波就足夠維持,如果沒有身體運動造成的能量消耗,他坐在窗前幾年都沒有問題。
沒有人類一樣的大腦,機器人也不需要睡覺休息,肌肉結構和人體不一樣,維持一個姿勢時間再長,也不會有疲勞麻木的感覺。
對他們來說保持一個放鬆的姿勢不做動作,就是最節能的方式。
相對於曾小一,王曉明的身體結構曾凡又做了很大的調整,取消了可有可無的垃圾處理裝置,增加了體內的存儲空間。
隨著曾凡對微觀結構的感應進入納米尺度,他對物質世界的也有了更深刻的認知,對機器人體內的物質處理能力也進行了增強。
王曉明的食譜範圍更廣泛,他的體內新增加十幾種菌群,也讓他對各種食物的消化更快速,更徹底。
人類的食物當然不在話下,其他的磚頭瓦塊,甚至是金屬,到了他的體內,一樣可以快速分解成顆粒,作為物資存儲起來。
這些儲存物質隨著智能程序的功能增加,可以變成他身體的組成部分,也可以作為武器隨高壓氣體發射出去,儲存不了的物質經過提純後,同樣也可以回收再利用。
在曾凡看來,自然界的任何物質,只要能進行合適的加工處理,都會變廢為寶,沒有真正的垃圾。
金屬物質可以導電,利用這一個特性,曾凡用希瓦氏菌的導電特性改造出一種新型菌類,菌群配合行動可以快速將常規金屬分解成顆粒。
現實中的高純度的金屬很罕見,只要有雜質存在,菌群就有可以分解的地方,哪怕是高純的惰性金屬,只要不怕消耗能量,這些菌群一樣可以分解掉。
本來是為了增強機器人消化能力的才做的附屬研究,曾凡發現這幾種菌群用來開礦、或者垃圾回收也不錯,相比現在高溫冶煉的提純手段,完全是一種全新的方式,更主要的是幾乎不需要太多額外能量消耗。
菌群分解各種物質的過程就能獲取自身需要的能量,對它們來說這就是生存的需要,是在吃飯,對人類來說可做的文章就太多了。
曾凡最先想到的就是垃圾清理機器人,人形機器人的推廣肯定會面臨各種意想不到的麻煩,因此他不像馮倩那麼迫切,更希望順其自然慢慢發展。
如果做出一款智能化垃圾處理機器人,沒有人類外形,能將絕大多數垃圾直接分解成有用的材質,還能產生價值,作為商品推向市場,肯定會大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