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3章 精簡
三個大學士聽了皇帝詳細的講述,都有點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的感覺。
朱佑樘在他們心底裡的評價,也不過是中人之姿,不過身為皇帝,才學反而不那麼重要,能做到衣食簡樸,知人善任,有一顆以體恤萬民的仁者之心反而更加不容易,這樣的皇帝在數遍過往歷史都沒有幾個。
“皇上的主意確實絕妙,臣回去後找人擬定詳細章程,再來請皇上裁奪!”李東陽第一個被說服了。
三個大學士同為內閣宰輔,工作也各有分工側重,這件事是李東陽職責範圍的事,他被說服了,其他兩個人也沒理由反對,刊刻《永樂大典》的事情就這麼定了下來。
“此事出自朕的提議,朕也不能不有所表示,後宮人員繁多,除了先皇妃嬪所居宮苑,其他人員再裁減七成,三年內節省下來的錢糧,除去裁減人員遣散安置費用外,全數交給李愛卿使用!”
曾凡的意念場可以籠罩紫禁城的範圍,幾天下來對應哪些人該裁撤早已經弄的明明白白,那些總管太監都不一定有他知道的清楚。
這話一出,三個老頭都被震住了,皇帝后宮專寵張皇后一人,在位十幾年沒有冊封一個妃嬪,除了前面憲宗、英宗遺留下的年老妃嬪,宮內都是灑掃伺候的宮女太監,為了刊刻《永樂大典》一下子裁撤這麼多人,確實夠有誠意,這樣的消息傳出去,帶來的轟動效應可就太大了。
紫禁城的後宮範圍廣大,機構眾多,設有內府十二監:司禮監、御用監、內官監、御馬監、司設監、尚寶監、神宮監、尚膳監、尚衣監、印綬監、直殿監、都知監。
十二監是宦官衙門,在這些衙門工作的首領宦官職位就是太監,正四品;下面兩個副手稱為左、右少監,從四品;再下面還有左、右監丞,正五品;典簿一員,正六品;此外,還有數目不定的長隨,奉御若干人。
其中,以司禮監最為重要,名聲在後世最大,最廣為人知,監內的提督太監主管宮內一切宦官禮儀刑名,而秉筆太監在宦官極端專權時可以代替皇帝批閱公文,明朝最有名的三個太監:王振、劉瑾、魏忠賢,都出自這裡。
此外還設有惜薪、鐘鼓、寶鈔、混堂四個司,主管為司正,正五品;兵仗、銀作、浣衣、巾帽、針工、內織染、酒醋面、司苑八個局,主管為局大使,正五品;以上這些部門合稱為內官廿四衙門。
這二十四個衙門的管轄範圍可不止紫禁城,甚至都不止京城範圍,他們也是皇帝的耳目和手腳,替皇帝監管天下。
宮女也設有六個局統領:尚宮、尚儀、尚服、尚食、尚寢、尚功等,每個局下設四個司,各有不同職能,首領宮女為正六品。不過女官的職能在永樂時期大幅削減,現在很多都被宦官衙門取代了。
朱佑樘崇尚節儉,即位十幾年來一直在裁減人員,現在紫禁城人員已經到了歷史最低點,太監宮女仍然有五六千人的規模。
如果一下子裁減七成人員,那也就剩下不足兩千人了,紫禁城這麼大,那麼多部門還能不能運轉起來?
大學士謝遷把心裡的擔憂講了出來:“皇上一心節儉是好事,如此大規模裁減人員,會不會影響宮禁內正常秩序?”
“朕不過一家三口而已,先皇先祖遺留妃嬪也不過十餘人,卻需要如此多的人供養服侍,實在太過奢靡,這次人員裁減完成,內廷宮禁人員今後只減不增,以後還要酌情繼續裁減!內廷二十四衙門,職能與外廷重疊部分,一律裁撤或者縮減規模,將作、營造、印染、織造等衙門工匠分派到外廷相應部門使喚!”朱佑樘的話其實就是曾凡的意思。
曾凡發現有時候太過尊重本人意願也不行,因為這個皇帝其實很沒主見,最大的優點是聽人勸,缺點也在這裡,耳根子軟總怕傷害別人,往往什麼事情也辦不成,難怪他的意念這麼薄弱。
想要增強他的意念力,只有多替他做決定,連續成功幾次,取得好的效果後,他的信心樹立起來,意念力自然增強了。
曾凡還想用這個身份點醒兒子呢,索性接過皇帝的主導權,把事情辦成了再說,也算是一舉兩得,對朱佑樘自身也有很大的好處。
他的話博得了大學士劉健的高度讚賞:“皇上銳意進取,革除內廷冗餘人員,儉省開支,臣堅決支持!”
現在的皇帝已經是大明有史以來最儉省的了,他們身為臣子不好再逼迫著節約開支,可是皇帝自己提出來,他們當然沒有理由反對,不僅不能反對,還要大力支持才對。
皇帝表達出來的意思可不僅僅是要精簡人員和開支,而是要削減機構,減少內廷太監的權限,讓出來的這部分職能當然歸屬外廷相對應機構,對他們這些大臣來說當然是好事。
尤其是掌宮室、陵墓營造的內官監,掌軍器、火藥製造的兵仗局,掌宮內衣物布匹的內織染局這些都與工部的一些職能高度重疊,也都是油水豐厚的部門,如果都裁撤掉太監管理,那節省的下來的就不是一筆小數目了。
身為皇帝只管決策,現在的司禮監提督太監戴義負責執行他的裁撤命令,這次裁撤動作很大,當然也需要外廷配合,增加他們的權限,讓他們以後能節省更多開支,他們當然願意配合了。
事情商量完,三位大學士告退離開,曾凡繼續看書,由他主導朱佑樘這具身體的決策,不僅政事處理更快,看書的進度也明顯快多了。
《永樂大典》全書兩萬兩千九百三十七卷,其中包括目錄六十卷,整套書一萬一千零九十五冊,光是目錄就有幾十冊。
前幾天已經讓人把全部目錄搬到乾清宮,然後他再根據看過的目錄把後面的書搬過來幾百冊,一點點的看,按照他現在的速度,有幾個月也可以看一遍了。
習慣了現代書籍橫排版簡體字的曾凡,再看這些原版古籍格外的不適應,除了手抄的字體比較大,裝幀精美以外,簡直一無是處,尤其是沒有標點符號,不分語句段落,分外難以忍受。
早先是在竹木簡上面寫字,為了節省材料時間也就罷了,造紙術印刷術都普及多少年了,文章排版佈局還這個模樣,感覺唐宋以後,這些讀書人有點太死板了。
藉著這次刊刻《永樂大典》的機會,把這個習慣給改過來,正好連簡化字一起普及了,現在人都用毛筆寫字,還能節省不少墨水。
乾脆把鉛筆和鋼筆也弄出來,字跡比毛筆寫的更小更細,便於攜帶,也更方便普及。
最主要的是簡化字更容易掃除文盲,只要簡化最常用的一兩千字,就能解決大部分讀寫功能了。
看書思考的同時,曾凡的意念場當然不會閒著,他可以籠罩整個紫禁城的意念場來這裡十幾天後,有了很大的增強,隨著前朝的大臣、後廷的太監出入紫禁城和京城,他的意念場在空間上的範圍也在逐漸擴大。
雖然他的主意識集中在朱佑樘這裡,可是意念場內包含的各色人員總數目在不斷增加,不再只侷限於內廷的宮女太監,那些前朝的大臣和官吏隨從,整個京城三教九流、男女老少的各種人員每時每刻都在增加。
京城是大明最大最繁華的城市,也是政治、經濟、文化交流的中樞,每天都有形形色色的人員來到這裡,也有數不清的人員離開這裡。
藉助這些人員的流動,曾凡的意念場不僅籠罩範圍在擴大,強度和能力也在急速的增長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