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義務(第3頁)
“很難。河間、博陵、章武、高陽就沒一個好的。”
“這水一直衝到渤海。”
“南邊應能好些。”
簡單來說,這場大災之中,河北的常山、中山是毀滅性災區,范陽、高陽、河間、博陵、章武五郡是嚴重受災地區,趙、鉅鹿、安平、渤海四郡也受了災,但沒那麼嚴重。
更南邊的汲、魏、頓丘、陽平、廣平、平原、樂陵、清河災情較輕。
幷州地區的太原、新興、樂平、岢嵐四郡受災也較為嚴重。
拓跋代的雁門、代二郡同樣遭受重創,前者相對輕一些,後者則嚴重受災。
這是一場“特攻”幽燕晉代地區的大型災害,冀州、幷州南部及司州部分地區只是連帶著吃掛落罷了。
“放心,我來了,一切都會好起來的。”邵勳看著眾人,安慰道:“諸君再堅持堅持,不要吝嗇存糧,有多少發多少,抓緊活人要緊。朝廷不會不聞不問的。”
享受了好處,就要承擔責任、義務。
你不理災民,災民也不理你。
你救了他們,他們就認可你。
統治的合法性,其實就是這麼來的。
“周邊諸郡、各縣鄉里,如果能通傳到,儘快通傳。”邵勳又道:“賑災糧須臾可至。”
眾人聽了紛紛應是。
原本以為盧子道只會救趙、鉅鹿、安平、渤海等郡,魏、陽平、清河、平原這些有人口又有糧食的郡國豪族不會發善心出糧救更北邊的郡縣。如今梁王來了,他們的優先級被提高了,或許曙光就在眼前。
想到這裡,紛紛慶幸。
如果梁王不來,大量賑災糧就消耗在受災沒那麼嚴重的郡縣那裡了,畢竟糧食是他們出的,要求先救家鄉或鄰近地區過分嗎?一點不過分。
八月二十一日,邵勳抵達了中山安喜縣。
這裡已經聚集了不少倖存下來的災民,其中很多人還是豪族子弟,身上穿著髒兮兮的錦衣,一臉菜色,滿眼惶急。
當西邊的地平線上出現大隊人影時,前去打探消息之人飛快回奔:“黃頭兒來了,梁王來了。”
“黃頭兒來了,梁王來了!”
“梁王來了,有救了!”
好消息飛快傳遞到了每個角落。
無獨有偶,曾經對冀州災情冷漠以對的燕國、北平豪族,也把送往范陽的賑災糧調撥了一部分出來,南下跨過已經收斂兇威的易水,一路南下,送至安喜。
魯口那邊,來自清河崔氏、平原劉氏、平原華氏的賑災糧甫一卸貨,就被火急火燎地送往中山。
押送糧草的軍兵不顧役畜損傷,不顧人員勞累,鞭子揮舞個不停,拼了命也要把糧食優先送來。
所有人都明白,賑災糧救不了全部災民。
常山、中山、高陽的災民能活下來,完全就是因為那個人。
而因為他的存在導致賑災糧船隊、車隊改道,沒領到救命資糧的他郡百姓,卻不知有多少人會死。
你死我活,就是這個不正常世道的底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