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麥客 作品
第九十四章 和平?休戰罷了!(第3頁)
不過邵勳知道,裴妃是有理智的。司空還在,她不可能怎麼樣。
是,此時的士女教育確實多樣,禮教束縛大為減輕,風氣相對開放,但像司馬睿老媽那種傳出諸多桃色新聞的,終究還是少數。
“你要找的東西,我找出來了,寫在這方絲帛上,拿去吧。”窗戶打開,露出裴妃宜喜宜嗔的臉。
邵勳接過絲帛,粗粗閱覽了一番。
“匈奴就值得你這般費心?”裴妃有些不解:“張方退走,洛陽應該太平了吧?”
“太平一時罷了。”邵勳說道:“司馬穎頹勢盡顯,其若敗,下一個目標就是司馬顒。不掃平此人,司空安能穩居洛陽,發號施令?”
司馬穎、司馬顒是盟友,擊敗司馬穎後,必然要進兵關中,討平司馬顒勢力。
不將他們徹底消滅,司馬越就是半場開香檳,喝高了。
仗還有得打,但洛陽確實可能迎來一段難得的平靜期。
裴妃聞言,白了邵勳一眼,道:“你比我還了解司空。”
邵勳尷尬一笑,含糊道:“司空有大志,當然會一一掃平諸侯。”
他一邊回話,一邊看著絲帛上娟秀的字跡。
裴妃確實很有文學天賦,翻閱了那麼多檔案、史料,最後總結出來的內容十分精煉。
邵勳看完,已有粗粗瞭解。
簡單來說,昔年魏武以南匈奴深處內地,勢力漸大,始分其為五部,以弱其勢。
每部置帥,選魏人為司馬,以為監察。魏末又改帥為都尉。
左部都尉統萬餘落,居故茲氏縣(今山西臨汾市南)。
右部都尉六千餘落,居祁縣(今山西祁縣東南)。
南部都尉三千餘落,居蒲子縣(今山西隰縣)。
北部都尉四千餘落,居新興縣(今山西忻州)。
中部都尉六千餘落,居大陵縣(今山西文水東北)。
對於南匈奴,曹操的態度一直是驅使其為兵,與各方勢力交戰。
他也很警醒,將匈奴拆分為五部是一招,同時還不斷徵發其人口——“禮召其豪右,使詣幕府;豪右已盡,乃次發諸丁強,以為義從;又因大軍出征,分請以為勇力,吏兵已去之後,稍移其家,前後送鄴,凡數萬口……”
曹操的套路就是給匈奴上層當官,精銳士卒當“義從”,普通牧人隨軍出征。這還不算,匈奴人當了兵之後,還要把家人遷走,前後數萬口。
這些到了鄴城的匈奴人,基本被漢人同化了。你現在去問他們,多半不知道祖上是匈奴還是漢,那就默認是“魏人”,現在則默認為“晉人”,語言、服飾、生活習慣徹底改變了,失去了本族的文化特徵。
曹操這麼一番操作,使得魏末南匈奴大概只有十幾萬人口。
晉初又有塞外匈奴歸附,前後十九種。上規模的只有三次,一次是“兩萬餘落、男女十萬口”,一次是兩萬九千三百人,一次是一萬一千五百口,剩下的都在千人上下。
所以,現在的南匈奴五部,去掉晉朝戰爭徵發後損失的人口——不僅僅是戰死,還有本人當兵後,全家被遷移到西晉腹地漢化掉的——大概還有男女老幼四五十萬人的樣子,成年男丁十餘萬。
這股力量,相當不小了。
極限徵兵的情況下,理論上所有成年男丁都要上陣,就是十幾萬匈奴兵。
當然,為了可持續性竭澤而漁,一般不會這麼瞎搞,徵發個五萬人就頂天了。甚至於,五萬人都嫌影響生計,出動個兩三萬人就差不多了,再輔以十幾萬漢人丁壯,組成了所謂的“匈奴大軍”。
若洛陽中軍還在,諸部輕重騎兵、具裝甲騎編制齊全,自可與其一戰,戰而勝之的概率還很大。
可現在麼,啥也不說了!
邵勳收好絲帛,告辭離開。
洛陽迎來和平?不存在的,只是休戰罷了。
下一次的敵人,很可能就是匈奴。
司空會派他上陣嗎?太可能了。
未雨綢繆是必須的。
而在此之前,他還有另外一件大事要做:鄴城那邊有信使過來,通報皇太弟司馬穎可能在近期派兵護送天子南歸,令洛陽留守將官迎奉。
是,此時的士女教育確實多樣,禮教束縛大為減輕,風氣相對開放,但像司馬睿老媽那種傳出諸多桃色新聞的,終究還是少數。
“你要找的東西,我找出來了,寫在這方絲帛上,拿去吧。”窗戶打開,露出裴妃宜喜宜嗔的臉。
邵勳接過絲帛,粗粗閱覽了一番。
“匈奴就值得你這般費心?”裴妃有些不解:“張方退走,洛陽應該太平了吧?”
“太平一時罷了。”邵勳說道:“司馬穎頹勢盡顯,其若敗,下一個目標就是司馬顒。不掃平此人,司空安能穩居洛陽,發號施令?”
司馬穎、司馬顒是盟友,擊敗司馬穎後,必然要進兵關中,討平司馬顒勢力。
不將他們徹底消滅,司馬越就是半場開香檳,喝高了。
仗還有得打,但洛陽確實可能迎來一段難得的平靜期。
裴妃聞言,白了邵勳一眼,道:“你比我還了解司空。”
邵勳尷尬一笑,含糊道:“司空有大志,當然會一一掃平諸侯。”
他一邊回話,一邊看著絲帛上娟秀的字跡。
裴妃確實很有文學天賦,翻閱了那麼多檔案、史料,最後總結出來的內容十分精煉。
邵勳看完,已有粗粗瞭解。
簡單來說,昔年魏武以南匈奴深處內地,勢力漸大,始分其為五部,以弱其勢。
每部置帥,選魏人為司馬,以為監察。魏末又改帥為都尉。
左部都尉統萬餘落,居故茲氏縣(今山西臨汾市南)。
右部都尉六千餘落,居祁縣(今山西祁縣東南)。
南部都尉三千餘落,居蒲子縣(今山西隰縣)。
北部都尉四千餘落,居新興縣(今山西忻州)。
中部都尉六千餘落,居大陵縣(今山西文水東北)。
對於南匈奴,曹操的態度一直是驅使其為兵,與各方勢力交戰。
他也很警醒,將匈奴拆分為五部是一招,同時還不斷徵發其人口——“禮召其豪右,使詣幕府;豪右已盡,乃次發諸丁強,以為義從;又因大軍出征,分請以為勇力,吏兵已去之後,稍移其家,前後送鄴,凡數萬口……”
曹操的套路就是給匈奴上層當官,精銳士卒當“義從”,普通牧人隨軍出征。這還不算,匈奴人當了兵之後,還要把家人遷走,前後數萬口。
這些到了鄴城的匈奴人,基本被漢人同化了。你現在去問他們,多半不知道祖上是匈奴還是漢,那就默認是“魏人”,現在則默認為“晉人”,語言、服飾、生活習慣徹底改變了,失去了本族的文化特徵。
曹操這麼一番操作,使得魏末南匈奴大概只有十幾萬人口。
晉初又有塞外匈奴歸附,前後十九種。上規模的只有三次,一次是“兩萬餘落、男女十萬口”,一次是兩萬九千三百人,一次是一萬一千五百口,剩下的都在千人上下。
所以,現在的南匈奴五部,去掉晉朝戰爭徵發後損失的人口——不僅僅是戰死,還有本人當兵後,全家被遷移到西晉腹地漢化掉的——大概還有男女老幼四五十萬人的樣子,成年男丁十餘萬。
這股力量,相當不小了。
極限徵兵的情況下,理論上所有成年男丁都要上陣,就是十幾萬匈奴兵。
當然,為了可持續性竭澤而漁,一般不會這麼瞎搞,徵發個五萬人就頂天了。甚至於,五萬人都嫌影響生計,出動個兩三萬人就差不多了,再輔以十幾萬漢人丁壯,組成了所謂的“匈奴大軍”。
若洛陽中軍還在,諸部輕重騎兵、具裝甲騎編制齊全,自可與其一戰,戰而勝之的概率還很大。
可現在麼,啥也不說了!
邵勳收好絲帛,告辭離開。
洛陽迎來和平?不存在的,只是休戰罷了。
下一次的敵人,很可能就是匈奴。
司空會派他上陣嗎?太可能了。
未雨綢繆是必須的。
而在此之前,他還有另外一件大事要做:鄴城那邊有信使過來,通報皇太弟司馬穎可能在近期派兵護送天子南歸,令洛陽留守將官迎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