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麥客 作品

第六十八章 造橋(第2頁)

即便有世家大族庇護,但真的能做到人人有衣穿,每個人都不光屁股嗎?不可能的。

這就是如今的世道,飢餓困擾了人幾年,蠶桑業遭受重創,麻田也損失慘重,吃不飽,穿不暖。

別說普通百姓了,就是破落寒門士人,都有借宿親戚家,臨走時偷偷穿走一身衣褲的事情,以至於引為笑談。

傅祗讓邵勳對這些百姓好一點,他真做不到,只能答應讓他們活下去。

活下去,就有希望。

豫州正在大面積移栽的桑苗是希望。

新開闢的麻田是希望。

漸漸能多吃幾口是希望。

一天天多起來的牛羊馬驢是希望。

先解決餓肚子和光屁股的問題——沒有比我更慘的穿越者了吧。

“這塊地給我留下。”邵勳指著河渚東北角的一塊荒地,對蔡承說道:“下午我就來墾荒。這幾隻羊是誰家的?買下了,用糧食和人換,多給點。再採伐點樹木,給我搭個屋。”

“諾。”蔡承一愣,明公這是要當隱士?

“外面的池子誰挖的?”邵勳又指著那塊地的外圍,問道。

與陶渚差不多,那裡是一個依託地形,人工挖掘的池子,三面靠岸,一面臨水。

池子的水好像不是很深,因為沒法停船。

“應是曾經上島的軍士取土所挖。”蔡承回道。

“外面圍起來吧,築個河堤。”邵勳吩咐道。

“諾。”

邵勳又走到池邊,仔細看著。

唐代的中潬城(建於河中沙洲之上),挖了很多這樣的池子,依託黃河水面,養了不少鯉魚,碩大肥美,時人曰“黃魚”,經常送至宮中當貢品。

李光弼守河陽三城的時候,一度缺糧,就大量撈取“黃魚”。

“回去吧。”邵勳擺了擺手,道:“陶渚、高渚、馬渚三島流民丁壯,從即日起仔細清點,編纂成冊,其家人月領糧一斛、年給布三匹,眼下先發一匹吧。”

“明公,哪來的布?”蔡承低聲問道。

“朝廷應還有點。”邵勳說道:“我待會便上疏朝廷,請調撥器械、糧帛。朝廷無糧,器械、布帛總能倒騰點出來,我要的又不多。”

“明公是想把這些丁壯編入部伍?”

“自成一軍罷了。”邵勳說道:“河陽三城,終究還是要靠他們自己來守。銀槍軍不可能長期留駐此處,早晚要走的。”

“遵命。”蔡承明白了。

三個島上總共才千餘戶流民,其實很少。

不過,朝廷於陶渚上僑置河陽縣,縣域卻包括三個河心沙洲、孟津附近一大片土地以及大河北岸尚處於匈奴控制區的很多地方。

孟津附近地域較廣,聽聞有數千家流民被強制遷徙了過來,屯墾築城。

如果把那些人也算上,確實不少人了。

從今往後,這些人將是日常守禦河陽三城的主力。

“軍號就叫——”邵勳想了想,道:“黑矟!”

******

遮馬堤上,華蓋如雲,旌旗如林。

大漢天子劉聰躍馬河上,靜靜看著對岸。

黃河並不寬,從北岸望去,河心島上人頭攢動,揮汗如雨。

城池地基已經打好,這會已經開始篩土夯築。

築城其實也要不了多長時間。

勉強能用的粗陋城池,幾萬人築上大半個月也就行了。如果想修築得堅固一點,那就多花些時間,多用點好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