餡餅大叔 作品

第444章 城市底層(第2頁)

  在整個九十年代,這都是全局性存在的大問題。

  各地為了解決這些下崗職工的問題,想盡了辦法,花了十幾年時間,才勉強消化完畢。

  羅平自然也不例外。

  現在還剩下的為數不多的街道工廠,雖然勉強生存,效益也是極差。

  說白了,真的只能解決吃飯問題而已。

  向鳳嬌家裡,但凡稍微有一點過硬的關係,也不至於把她安排到這樣的工廠去。

  向鳳嬌父親早逝,是母親辛辛苦苦將他們兄妹倆撫養長大。

  可能因為從小缺乏父親的管教,向鳳嬌的哥哥染上了喜歡賭博的惡習,將家裡本就不多的積蓄折騰得精光,還把工作給弄丟了。

  向鳳嬌倒是打小聽話懂事,知道心疼母親,一直都幫著母親幹些家務,在學校也遵規守矩,雖然沒能考上大學,卻光榮地加入瞭解放軍,成為一名軍人。

  不過三年義務兵服役完成之後,回到家中,家裡的情況更加糟糕。

  母親逐漸年老,體弱多病,不得不申請病退。

  說起來,向鳳嬌那個街道工廠的工作,都還是“頂職”得來的。

  頂職也是那個年代的特色。

  就是普通工人退休之後,子女可以頂替他們的職務,繼續去原單位上班。有時候,普通幹部退休,子女都可以頂職。當然,不一定能繼續當幹部,只能解決職工編制。

  但好歹也算是有個鐵飯碗。

  至於你問,領導幹部的子女能不能頂職?

  呵呵,瞧你這話問的,一點常識都沒有!

  領導幹部的是什麼人都可以當的嗎?

  他們的子女,需要頂職嗎?

  看不起誰呢!

  八九十年代,高中畢業之後能考上大學或者大中專院校的比例本來就不高,大多數年輕人,高中畢業就要面向社會。

  能夠頂職,是非常不錯的一個前途了。

  當然,前提是他們的父母,勉強能夠符合退休的條件,要是不符合退休條件,那也不行。

  原本這樣的操作,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後,就逐漸廢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