餡餅大叔 作品

第945章 妥善安排


                 即將離開大義,但縣裡的人事和工作,都要做妥當安排才行。

  回到石城之後,衛江南專程拜訪了楊泉林和吳東傑。

  分開拜訪的。

  請兩位大班長都吃了個飯。

  倒也沒有瞞著他們,將張慶文對自己發出邀請的情況做了通報。

  楊泉林和吳東傑都表示比較驚訝。

  並不是裝的,而是發自內心,不太願意衛江南在這個時候離開大義。

  原因一點不復雜,非常簡單:只要和衛江南搞好關係,就相當於在秦正安那裡“買了保險”。衛江南不說他們的壞話,三兩年內,他們的位置都是穩如泰山,無可撼動。

  楊泉林把話說得十分直白:“江南,你再考慮考慮,留在石城我個人認為比去青山要好。再過個一兩年,我向省委建議,結合你進市委班子,問題不大。”

  擱在其他縣委書記頭上,楊泉林不敢表這個態。

  市委常委這個級別,不是他能夠完全決定的。

  但在衛江南這裡,沒有任何問題。

  吳東傑有例在先。

  秦正安絕對不會卡著的。

  甚至於,只要秦正安在靜江多待兩年,衛江南完全可以複製吳東傑的模板,三兩年市委常委兼縣委書記之後,一步到位,直接出任石城市長。

  吳東傑能在不到四十歲的時候擔任地級市市長,衛江南三十四五歲出任石城市長,也很合理啊,一點都不突兀。

  完全沒必要去青山,“富貴險中求”。

  張慶文雖然是青山省長,但又如何能與現時的秦正安相提並論?

  哪怕衛江南在青山做出再耀眼的成績,他晉升的速度,也絕對不可能快過留在靜江。而且還要冒偌大的風險,一步不慎,就有可能掉坑裡去。

  楊泉林這個挽留,實實在在的發自內心。

  因為有衛江南在,他在石城的地位穩如泰山,市委書記實至名歸,熊定文留下來的那些舊部,對他的工作都很配合,誰都不敢出么蛾子。

  衛江南這一走,沒了這個定海神針,接下來石城的局面是否還能像現在這樣“安定團結”,一片和諧,可就不好說了。

  衛江南沉吟著說道:“書記,不瞞你說,我也確實這麼考慮過。但慶文省長那邊,現在遇到的局面比較困難,作為他的老部下,我義不容辭,必須要去的。這個沒辦法斤斤計較於個人利益的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