沭河小花生 作品
第825章 農民與土地(第2頁)
即可以參加科舉,步入仕途。也可以從軍,加入行伍。
當然,也可以做生意,學技術。
歷史上,總有一個印象就是所有的流民,指的就是農民。
這其實是不準確的。
農民者,要先有地。哪怕這地,是一畝或者一分。只要有地可以種,就沒有捱餓的農民。
多數流民的組成,是失去土地的百姓,居住在城鎮的,無工而做的百姓。
想明白捱餓這個問題,其實並不複雜。
就是每次戰爭時,士兵的糧食從哪裡來的呢?
最典型的一個例子,曹操縱馬,踏了青苗,他要自刎而謝罪天下。
這裡不去討論曹操。而是說,在三國這樣混亂的時代,是誰在堅持種地呢?他們的產量如何呢?
答案很簡單,就是農民在種地。產量足夠自己吃,還有剩餘繳稅。
也許啊,古人並沒有窮到那麼不堪。
前提是,你真的有地。這個地是真真實實屬於你。
安國百姓都在等著夏麥豐收。金黃的麥田,給了他們生活有力的保證。
這些麥田,只需繳納很少的稅賦。藏糧於民,是潘小安一貫的政策。
潘小安對於治理一個國家,並沒有細緻的概念與方法。
但他始終堅持,與現有的朝代相反的路去走。這樣即便走的不對,也絕不會重蹈覆轍。
就好比田畝。
百姓們對自家的地,總是精細的管理。
他們認真的翻地,把土壤晾曬,名為熟地。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可以更大程度的消滅地裡的蟲卵。
他們辛勤的鋤草,就是為了減少草對主糧營養的掠奪。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這道理,連陶淵明都懂得。
而增加地肥,百姓們更是有著很多辦法。最為基本的就是歇地。
歇地有這樣一些辦法。一是種一季,歇一季。
一是交換種植:今年種地瓜的地塊,明年改種花生。又或者全都種上大豆。
再有就是加肥。沒有化工肥料時,最常用的就是草木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