沭河小花生 作品
第837章 潘小安的虛偽
在古代,交糧稅這件事,每個階層都有不同的想法。
從農民的角度去看,自己辛辛苦苦種的糧食,七八成都要交出去。
交完之後,自己只能勉強餬口。這地種的沒有意思。
可如果不種地,連這兩三成糧食都沒有。這是個無解的問題。
而對於吏來說,他們的稅以及他們的餉,都要從農民這裡得來。
因為在古代,經濟來源相對單一。絕大多數的錢糧,都要從莊稼地裡產出。
而對於國來說,充實糧庫的糧,當然也要從農民那裡出。
所以,糧稅就會變重。
開國之初,始皇帝都會輕徭薄賦,休養生息。這就是讓種地的農民,喘口氣。
農民手裡有錢,就會造房子,娶媳婦。
這樣就會間接的促進工業的發展。造房子需要木材,需要石塊,土磚。
娶媳婦,需要打傢俱,做衣服。
這樣一來,木工,泥瓦工,裁縫鋪,布坊等等行業,都會跟著興盛起來。
商鋪有了銀子,就會買更多的糧食吃。
這是一個良性的循環。但慢慢的,不知道哪個環節出了錯。
種地的百姓,糧食賣不到錢。農民手裡沒錢,消費力就會降級。那些與農民相關的產業,就會慢慢蕭條。
如何平衡?或者說,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
道理其實很簡單。別讓人餓著,別讓人吃太飽。
讓人餓著,他就會生怨言。讓人吃飽,他就起高傲的心。
道理,大家都懂。只是啊,誰會讓出來一點利益呢?
潘小安決定,先把自己的那一份讓出去。但在很多人看來,他是虛偽的。
高乙看著眾人離去。他還是不敢相信,這次的糧稅,會這麼低?
“小安,糧稅定這麼低,夠咱們行軍打仗用嗎?”
簫貴哥是真的不明白。
“夠用的。無非就是用的少一點而已。要說夠用,有一塊想十塊,有十塊想百塊,哪有夠用的時候。
若不是因為還在戰爭,這一季的糧稅,我是不會收的。”
“那這些不事生產的人,該如何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