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師(七)(第3頁)
李明終於忍不住問。
“這是《報恩曲》,也是《驚魂引》。
你幫了我一個大忙,我要用這曲子‘報答’你。”
張三笑得神秘莫測。
隨著時間推移,李明發現每當《報恩曲》響起時,周圍的花草樹木似乎都有了生命,紛紛隨著旋律起舞。
而更讓他驚奇的是,自己的工作效率也莫名提高,彷彿有某種力量在暗中相助。
## 第三章:驚魂未定的“報恩”
文化節終於來臨,古戲臺煥然一新,成為了鎮上的焦點。
然而,文化節開幕當晚,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讓一切變得異常詭異。
舞臺上的燈光忽明忽暗,觀眾席上傳來了陣陣驚呼。
就在這時,張三的《報恩曲》再次響起,但這次卻帶著一絲不祥的氣息。
舞臺上突然出現了無數光影交錯的人影,他們隨著音樂舞動,彷彿被無形的力量操控。
李明驚恐地發現,這些影子竟是他這段時間以來遇到的每一個人——鄰居、同事、甚至是他自己!
“這是……怎麼回事?”
李明顫抖著問張三。
“這是你的‘人生舞臺’,每一幕都是你生活中的片段。
現在,你看到了自己的‘真實’。”
張三的聲音在雨中顯得格外幽遠。
## 第四章:笑中帶淚的“解脫”
隨著曲終,光影逐漸消散,只留下張三和李明站在雨中相視而笑。
這場“驚魂”之旅讓李明明白了許多道理:人生如戲,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舞臺和角色;
而真正的“報恩”,是讓自己和他人都能找到生活的意義和價值。
“謝謝你,張三。”
李明由衷地說。
“不用謝,我只是一個樂師。”
張三的笑容中帶著一絲解脫。
“現在,《報恩曲》的使命已經完成,我也該走了。”
說完,他化作一道光芒消失在空中。
## 尾聲:樂師未了的心願
自那以後,幽蘭鎮再也沒有響起過那首詭異的《報恩曲》。
而李明則帶著這段奇特的經歷回到了城市,成為了一名更加堅韌、深刻理解生活意義的普通人。
他時常會想起那個夜晚,那位神秘的樂師和他的琴聲,以及那份無形中的“報恩”。
或許在某個未來的夜晚,當風聲再次吹過小鎮的青石板路時,你會聽到一段新的旋律響起——那是樂師張三未了的心願:願每個人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舞臺和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