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道心頓悟(第3頁)
這些都沒關係,也不重要。
你既然現在還沒做好準備,還不能讓自己平和的接受,那不接受不就完了嘛!何必一定要糾結呢?
你想認他們就認,不想認他們就不認,什麼時候想認他們都行,我跟你爺都支持你。
在這之前,你就把他們當做是陌生人不就好了?你想啊,一個陌生人,他能跟你有什麼關係?
今天你認識了,覺得這人呢還不錯,能處成朋友那你就處。
如果覺得他人品不行,不搭理他不就完了?
既然是陌生人,那麼他們以前不去找你是不是就合理了?你的心中是不是就沒了那份期盼了?
孩子,你是修道之人,修道修的是自己的道,不是別人的道。
道與儒的區別,道家自己修出什麼就是什麼,因為人的個體有差異,思想境界更是千差萬別。所以,只有適合自己的修煉方法、思維模式,才是自己的道法。
而儒家,修的其實是別人的道。
儒家講究天人感應和大一統。
什麼是大一統?就是儒生的思想要統一。
怎麼統一?大家都學習聖人的思想就統一了。
歸根結底,這是兩種教派的處世哲學不同。
子塵,你是道士,應該修出自己的七竅玲瓏心,怎麼反而走上了儒家聖人云的道路上了?
聖人云的再好,那是聖人的。自己的想法,才是自己的。
儒家說得最對的一句話,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只要不害別人,何必在意別人的看法,何必在意什麼倫理綱常?
倫理綱常不也是子曰詩云的嗎?都是些站著說不腰疼的風涼話,何必糾結這些?”
袁奶奶的這些話讓王大山感覺醍醐灌頂,一下子就通透了。
是啊,自己一直在糾結什麼?其實糾結的還不就是倫理綱常嘛?
道家人,為什麼要講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為臣綱,父為子綱,你綱得著嗎?我若不願,你奈我何?
想到這裡,王大山笑了,他對袁奶奶說道:“奶,我想明白了。謝謝您,您挽救了我的道心。”
袁奶奶也笑了:“傻孩子,都是一家人,什麼謝不謝的?不早了,回去睡覺吧,奶奶也要休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