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軒然大波(第3頁)
趙吉對手下的親從官和梁師成,道:“入城。”
按照趙官家之前進入揚州城和蘇州城的慣例,趙官家在入城之前,都是讓楊志率手下三百名騎兵列隊先進城,擺出入城的威風騎兵儀仗的。
這倒不是穿越者趙吉為了擺這個譜,而是為了讓楊志充當入城的先鋒,提前探查一下城中是否有伏兵之類的危險。
其實,看似多此一舉,但是趙吉卻感覺這樣做非常有必要,小心才能駛得萬年船嘛……
當楊志入城檢查後,確認安全後,當他再次回馬來到趙官家面前翻身下馬,奏明官家可以入城後,趙吉才正式入城。
……
在譚稹和杭州本地官員的拱衛陪行之下,趙吉進入杭州府衙……
杭州府衙的二堂,臨時改為趙官家的行宮。
杭州府衙的大堂,臨時用作趙官家與群臣商議軍國大事的議事大殿。
此時,議事大殿內,燈火通明……
趙吉聽著新任兩浙路制置使譚稹、以及本地知州、知府的彙報……
可是,他的目光,卻不停地掃視著大殿內恭立著的一大群紅袍子官員……
終於,趙吉憑著原主的殘留記憶,在一大群紅袍子官員中間,找到了一位比較熟悉的面孔——劉豫。
趙吉在紅袍子官員中,認出了今年四十七歲的劉豫。
如今的劉豫,是在八年前的政和二年,從很有發展前途的殿中侍御史,被貶出京城謫任兩浙察訪使的。
趙吉通過自己腦海裡原主留下的記憶,知道劉豫被貶出京的原因:
劉豫在哲宗朝的元符年間考中進士,在趙吉原主宋徽宗朝的政和二年,被任命為殿中侍御史。
殿中侍御史是能接近皇帝的官員,是很有發展前途的。這,自然被很多官員都盯著了。不出幾個月,劉豫的黑歷史便被扒了出來……
諫官有理有據地上疏,對劉豫進行彈劾:
‘殿中侍御史劉豫,出身務農世家,其自幼缺失德行。
豫,年少求學時,曾偷同窗白金盂和紗衣,此等失德之人,怎可為殿中侍御史?’
當時,趙吉的原主宋徽宗還是挺照顧進士出身劉豫的顏面,他不想揭發劉豫過去的醜行,便下詔:不要再追究劉豫少年時犯的過錯了。
不久之後,也是年輕氣盛的劉豫,卻多次上書講禮制局‘不合禮制’之事……
原主宋徽宗便怒了,道:“劉豫,河北一農夫而已,豈知禮制乎?”
貶劉豫出京,謫任兩浙察訪使……
……
此時,在群臣中官職排不上前列的劉豫,恭立於眾官們的中間。
不經意間,劉豫揚眉抬眼,想偷偷地窺探聖顏……
臥槽!
劉豫一驚!他卻看到了依然顯得很年輕俊秀的趙官家,用一雙嚴峻的目光,正盯著他。
四目相對,太尷尬了!
劉豫心頭一顫,急忙收回目光,埋頭不語……
劉豫不知道自己何時被趙官家如此注視著,這到底是福、還是禍呢?!
更何況,在此之前,劉豫便接到了聖旨,要他及全家人莫要離開杭~州城……
唉!劉豫在心中感嘆:“吾經過十餘年的寒窗苦讀,終於得中進士。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何等風光?!
吾在政和二年,卻由可‘登天子堂’的殿中侍御史,被貶出京城謫任了這兩浙察訪使。在這兩浙之地,一干就是八年!
蒼天啊!吾何時才能出人頭地?吾何時才能飛黃騰達,不負少年時之宏願呢?”
劉豫低著頭,心裡合計著:吾若想引起趙官家的重視甚至是重用,最好能當眾提出平叛方臘匪軍的妙計……
可是,他這位進士出身的劉豫,自詡聰明無雙、計謀多端;可是,如今的他,絞盡腦汁,卻怎麼想也想不出能比趙官家的計策更高明的。
當然,劉豫絕對是一個聰明之人,他在讀到趙官家對東南各州縣頒佈的詔書時,便能在心裡解讀出,趙官家是想以此收攏東南百姓的人心,同時還能瓦解方臘反賊們的軍心……
劉
豫想在趙官家面前表現自己,卻苦於無從下手,他急得額頭上滲出了一層細密的汗珠……
趙吉微微一笑,一指劉豫,叫著他的字,道:“朕,八年未見彥遊,甚是想念啊……”
劉豫嚇得,一抖激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