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明智 作品

第一百四十五章 囂張的方七佛,宣讀聖公軍令

第一百四十五章囂張的方七佛,宣讀聖公軍令

 

劉豫懇求道:“扔下吾等在此,是何意?請楊將軍護送吾等,到敵軍營盤前吧?”

 

楊志一笑,道:“趙官家給末將的旨意,就是護送三位招安使者,距離方臘匪軍營盤前的安全距離處,便不用再護送了。不然,會引起心動敵軍,誤以為末將率領騎兵劫營。”

 

“三位大人保重,速速去往敵軍大營,奉官家聖旨行招安之事吧!”楊志又命令道:“袍澤們,彎弓搭箭,做好準備,若敵軍敢動三位大人分毫,我等了拼命也要為大人報仇。”

 

張邦昌、劉豫、劉麟看看了三百餘名騎兵彎弓搭箭,對著他們三人,這分別就是不為了保護他們啊,而是強行地逼著他們徒步入方臘大軍的營盤,防止他們半路改變主意不願去下達招安詔書而跑路!

 

三位招安使者,被楊志強行逼迫著,無奈之下,只能愁眉苦臉,心中懼怕萬分,每人都舉起一沓招安詔書在頭頂上,以示沒有帶武器利刃,緩慢的走向方臘大軍營盤前。

 

張邦昌、劉豫、劉麟三人,邊走邊高喊道:

 

“莫要開弓放箭,吾等奉大宋皇帝趙官家聖旨,前來你軍營中,要面見你軍首領方臘,詳談朝廷詔安之事。”

 

負責警戒於方臘營盤前的義軍將士,藉著皎潔的月光,看到迎面走來的三位分別穿著朝廷命官的紫袍、紅袍和綠袍子。

 

在確定了來者皆是朝廷的文官,沒有帶武器,還都雙手捧著詔書舉過頭頂,對他們沒有什麼威脅後,便做好防備,讓張邦昌、劉豫、劉麟來到了軍前。

 

張邦昌立即按照趙官家的命令,將手裡捧著的招安聖旨,分發四周的義軍將士……

 

“這是紙上寫著是什麼?”很多不識字的義軍將士接過張邦昌遞來的招安詔書,疑惑地問道。

 

張邦昌立即回答道:“此乃我大宋皇帝趙官家親定的招安義軍詔書……”

 

張邦昌高聲地讀起了招安詔書的內容……

 

義軍軍營前這上千名當值守夜的兵將,聽到後面露出複雜的表情。

 

很多心裡饞著趙官家許諾的高官厚祿,但是,他知道聖公方臘對於義軍中的逃兵處置手段的極其殘忍。

 

方臘所部抓回逃兵後,絕對不會只是斬首那麼痛快的處決方式;而是在全體義軍面前,對逃兵或是叛逃者進行諸如凌遲、五馬分屍、點天燈、剁成人彘等令人聞而生畏、觀則膽戰的殘酷極刑。

 

這也在很大程度上,震懾住了剛剛起義不過半個月的義軍的軍心,讓那些跟隨起義軍打州縣的兵將們不敢心生半點背叛之意。

 

而此時,劉豫和劉麟父子,卻多了一個心眼;心中暗想趙官家的招安條件有些過於苛刻了,雖然這招安詔書所寫著對起義的兵將們既往不咎,甚至對主動棄暗投明的義軍將士還可以封官賞錢,但是,對義軍首領方臘還要治其煽動亂民造反之罪。這就會把狗逼急也會跳牆咬人的。

 

因此,在劉豫和劉麟父子看來,如果像張邦昌那樣聽從趙官家旨意,見到方臘義軍的將士就發招安詔書,那麼,等到見到了義軍首領方臘時,還能有好果子吃嗎?

 

故此,劉豫和劉麟父子沒有敢向義軍兵將發放一張招安詔書,也沒有敢多言一句。

 

此時,張邦昌手裡的招安詔書已經都發完了,他扭回頭看到,劉豫和劉麟父子沒有按趙官家旨意去發放招安詔書,便問道:

 

“二位招安副使,為何不遵趙官家聖旨呢?”

 

劉豫心中罵道:“張邦昌,此一時彼一時,如今你在方臘大軍之中,還敢拿官家來欺壓我嗎?”

 

不過,工於心計的劉豫,陪笑著,謊稱道:

 

“在此,將招安詔書都發光了,那入見義軍首領方臘及其手下諸將時,如何發放呢?”

 

張邦昌怎麼能看不出劉豫和劉麟的畏懼之意。

 

其實,此時他心裡也是非常畏懼的,但是,他能遵趙官家旨意而行事,倒不是他的品行有高尚、有多麼地忠君愛國,卻皆因他張邦昌的家眷、子嗣都還在東京汴梁城內。

 

“唉!”張邦昌長嘆一聲。

 

他也深知,此行雖然兇險無比,劉豫和劉麟父子這樣做是明哲保身,但是他若不按趙官家旨意行事,他的家眷、子嗣必然會遭到如今心性大變的趙官家之嚴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