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明智 作品

第一百四十七章 朕得名將

第一百四十七章朕得名將

 

此時,杭州城內,趙吉在送走了三個未來的叛宋賣國投敵的狗漢奸,行借刀殺人等連環計後,他也沒有閒著,而是在新任兩浙路制置使宦官譚稹的陪同下,連夜視察著杭州城的佈防情況……

 

趙吉的御駕,來到了南城。

 

“臣婺州觀察使、步軍統制王稟叩見官家。”一位頂盔披甲的中年將領,見禮道。

 

趙吉一看,向自己見禮的王稟,相貌堂堂,劍眉虎目,目光炯炯,英氣十足。

 

趙吉再聽此人報上的姓名,居然是王稟,這就跟他所知道的北宋名將之一的王稟名字,以及現在應該在軍中擔任的官職,都對上了。

 

穿越者趙吉知道北宋時的婺州,歸兩漸路管轄。此時的婺州,其實就是趙吉沒有穿越前的現代社會的金華地區。

 

觀察使,是唐代後期出現的地方軍·政長官,全稱為觀察處置使,地位次於節度使。無節度使的州,特設觀察使,管轄當地的兵甲財賦民俗之事,謂之都府,權任甚重。

 

而到了宋朝,觀察使這個官職,就是為虛銜了,無定員。

 

而王稟這個觀察使的官職,僅為武臣準備升遷之寄祿官,實系虛銜。

 

現在,王稟在軍中真正的實際官職,是步軍統制。

 

而統制,也不是北宋的常設武將官職。

 

因為,宋朝忌憚武將中的哪位,萬一學習並踐行宋太祖的做法,也來一個‘陳橋兵變黃袍加身’,那可怎麼辦呢?

 

故此,北宋一向注重加強皇權,皇帝直接控制軍隊,而將領不能專兵。凡遇戰事時,才在各將領中選拔一人給予“統制”或“都統制”的名義,以節制某一路兵馬。

 

趙吉走到王稟的面前,笑容可掬,親手將王稟攙扶而起,問道:

 

“朕聞王統制,乃名門之後啊?!”

 

趙吉這樣問,就是要調查一下,他面前這個王稟,是不是他所知道的那個青史留名的因抗金而殉國的名將。

 

王稟詫異而慚愧地答道:“回官家話,臣王稟是東晉丞相王導二十七世孫,唐昭宗時宰相王摶七世孫。

 

先祖皆為名相,臣王稟卻未能唱名東華門,卻只是行伍出身,從軍二十餘載。”

 

趙吉知道,大宋的文人和文官的地位那是非常高的。

 

雖然,他穿越來到個世界的半個多月之內,下達了關於相同品階的文官和武官地位要一樣的詔書,可是植根在大宋國人心中的文臣高於武將的觀念,並非一時能改變得了的。

 

趙吉道:“名門之後的王統治,若能在戰場殺敵,為國平方臘之亂,亦可名留青史。”

 

王稟激動地叩拜道:“臣王稟謹遵官家教誨,絕不負聖恩,必勇於殺敵,早日定平方臘之亂。”

 

趙吉對上了,這個王稟就是他所知道的那位因抗金而殉國的名將。

 

趙吉看面前這位身材魁梧、生龍活虎的四十來歲的王稟將軍,心中感嘆:若按歷史的發展,王稟你還有區區六年的壽命啊!

 

宣和七年,金滅遼後,背盟攻宋,大軍南下,攻進幷州地界……

 

童貫見勢不好,棄太原還京,留下你王稟為副都總管,統領宣撫司兵守幷州的太原府城……

 

宣和七年十二月,金兵至幷州,強攻府城太原。

 

在張孝純和你王稟的率領下,在太原的最外層的土城之內,率領著城內不足兩萬的民夫輪流晝夜不停地再築起了一道重城,土城之外,還挖掘戰壕,百姓十五歲以上,六十歲以下,皆發給兵器,分派地段,晝夜守城。城中存糧實行軍事管制,不分貧富,均按人頭每日限額供應……張孝純坐鎮府中,王稟你每天都在城牆上督軍守城。

 

靖康元年九月,太原援絕,軍民斷糧,城陷!而這位名臣之後的王稟,悍不畏死,氣節十足,與金軍死戰到底,抗金守太原城達二百五十多天……

 

王稟沒有選擇像張孝純那樣委屈求全、曲線救宋的方式投降於金軍。

 

(張孝純後來被金國指派給‘偽齊’當了丞相。張孝純還是心念大宋之恩,他曾多次偷偷地派人給南宋送過不少軍事密報的,甚至還包括劉麟精心設計的‘獻書刺殺南宋皇帝趙構’的機密也是他洩露給宋軍的)。

 

太原城破之後,王稟統領殘兵數百餘人,退入城中,依然與攻入城內的金軍,進行了數個時辰的巷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