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爆猛料!趙官家竟有曹賊之好!
十二名夏使甚是狐疑,被迫跟隨張浚出營……
張浚遵趙官家聖諭,率領百餘名兵將,‘保護’(看押)著十二名夏使,進入原夏國的陪都西京西平府的東城門。
精通漢文的十二名夏使,看到東城門上原本的“西平府”匾額,已經更換成了的書寫著“靈州東城”四個大字的嶄新匾額,他們震驚不已。
此時,映入夏國使臣眼簾的是,高大的東城牆,多處已經變成了殘垣斷壁,碎磚滿地。
更令這些夏使,難以置信的是,此城內夏國的上萬名百姓,在一百餘名宋軍官兵,以及三四百名沒有來得及脫掉夏國官服的官吏們的監督下,竟然秩序井然地打掃著戰場、修葺城牆……
有的百姓,搬運著被炸得軍面目全非、或缺胳膊少腿的守城夏軍的屍體……
有的百姓,撿拾著城下落地的磚石,運上東城……
然後,東城上的百姓,重新修補砌牆……
十二名夏使難以置信,驚呼道:
“宋軍竟然用不到半天的時間,攻進了我大夏如此城高溝深的西京城?!”
“我大夏國陪都西京的官吏和百姓,這一萬多人,怎會如此順從地被區區百餘人的宋軍驅使呢?”
“……”
“哈哈哈……”張浚放聲大笑,他強壓心中的震驚和好奇。
他也很好奇御駕親征的趙官家,是如何做到這些的呢?
不過,他按聖意接待夏國使臣,必須要表現出胸有成竹,在氣勢上一定要碾壓夏國使臣。
張浚大笑後,風輕雲淡道:
“此乃我大宋皇帝以德服眾,人心盡歸也!”
夏使臉上露出了不甘的神色,可是他們也無法找到合適的理由,來反駁張浚之言。
現在,夏使和張俊都不知道,入城後的趙官家的約法三章,以及按勞分配給百姓糧食的政策宣佈後,新佔領的這座原夏國西京城內的很多膽大的百姓,為了讓家人和自己免遭飢餓而死,抱著的試試看的想法,走出家門,自願給宋軍當勞役。
他們萬萬沒有想到,他們只是與宋軍簽訂下了勞動協議後,宋軍就先預支了一袋糧食讓他們先帶回家後,再出來給幫宋軍打掃戰場和修葺破損的城牆。
他們的鄰居知道此事後,一傳十,十傳百,百傳千,千傳萬,很快很多原夏國西京城內的百姓,不再畏懼剛剛攻入此城的宋軍了。
他們反而覺得,原先的守此城的夏國濮王李仁仲率兵強徵他們的糧食,甚至扒掉了不少家的院牆和房子取運磚石,用於加強城防的做法,簡直就是喪盡天良。
他們對御駕親征此地的大宋趙官家,反而是感恩戴德。
他們得知了李仁仲在守城戰中自刎而死後,反而拍掌慶祝……
……
張浚帶著十二名夏使,來到了城內的鬧市。
他們看到,以前西京城內鬧市街道上,雖然沒有戰前那般熱鬧,可卻也數千人城內百姓聚集在一起,圍觀著懸掛在一丈高木架子上的李仁仲的屍體。
十二名夏使站在原西京城百姓們的身後,抬頭看到李仁仲的屍體被高高地懸掛在木架上,暴露在眾目睽睽之下,形成了一幅駭人聽聞的慘象。
李仁仲的左眼斜綁著繃帶,卻仍無法掩蓋那猙獰的面容,彷彿還在訴說著生前的掙扎與絕望。
他自刎的傷口深可見骨,鮮血已經乾涸,將那件華貴的四爪蟒袍染成了觸目驚心的暗紅色。
他的腦袋,因傷口過深,而無力地耷拉著,連最後的尊嚴也已被剝奪了。
城內的百姓們圍觀著這具屍體,他們的臉上並沒有悲傷,反而充滿了憤怒和憎恨。
一百餘名手持武器的宋軍官兵,站立在李仁仲屍體兩側看管著,防止群情激奮的城內百上前搶奪毀壞其屍體。
趙官家把被宋軍俘獲的一名李仁仲的党項族侍衛,押到暴屍的現場,讓其充當講解員。
這名被迫投降宋軍的臨時講解員,用党項語高聲控訴著李仁仲的罪行……
而趙官家指派的一名精通党項語和漢語的翻譯,用漢語高聲地翻譯著:
“西夏濮王李仁仲,為了死守此城,他曾親率領兵將強拆臨近四城的百姓家院牆和房屋,取下石塊和磚頭運到城上,以備修補戰時破損的城牆,以及想用那些石塊和磚頭砸退攻城的大宋正義之師……”
圍觀的百姓中有被李仁仲生前強拆院牆和房屋者,咬牙切齒,痛罵不停……
那名見宋軍勢大而被迫反水的党項族侍衛,繼續講述著李仁仲的罪行……
翻譯者用漢語,高聲地翻譯道:
“西夏濮王李仁仲生前,見大宋官軍重兵圍困在此城之外,他便做起為守城夏軍屯糧的準備。
“濮王曾親率城內兵丁和官吏對城內每家每戶口,強行徵收全部存糧,以備夏軍的軍糧充足……”
在此圍觀的所有百姓,其中有党項族百姓,也有漢人百姓。
他們在數天前都曾被李仁仲的手下強制徵過家中的全部存糧,甚至被迫拆除了自家的院牆和房子,以取運磚石為了守城。
他們的家園被毀,生活陷入困境,而這一切的罪魁禍首,就是眼前的這具屍體生前的暴行。
有人開始撿起地上的石塊,狠狠地砸向李仁仲的屍體,彷彿想要用這種方式發洩心中的怒火。
石塊打在李仁仲的屍體上,發出沉悶的聲響,而每一下都像是打在了百姓們的心頭,讓他們發自心底痛恨李仁仲的所作所為……
十二名夏使站在百姓們的身後,目睹了這一切。
他們無法相信自己的眼睛,也無法理解這些百姓為何會對捨身取義、忠於大夏國的濮王如此痛恨。
他們這些夏國使臣,換位思考,如果自己換作了守城的濮王李仁仲,他也會那樣做啊!
這時,那名降宋的濮王侍衛,用党項語高聲爆出了最猛的料……
宋軍的翻譯,咬牙切齒,指著木頭架子上的李仁仲的屍體,立即用漢語高聲翻譯道:
“這個濮王李仁仲,強徵完了爾等城內百姓家的全部存糧後,他為何要每日還按爾等家中人口,分給爾等少量的糧食,以供爾等餬口活下去呢?”
“據這位濮王李仁仲生前的貼身侍衛所言,他聽到了李仁仲的陰險密謀之語。”
“首先,作為西京留守的濮王李仁仲,害怕城內百姓因饑荒而暴動。”
“其次,李仁仲知道大宋的正義之師,勢在必取此城,必然會進行曠日持久的攻城戰,他李仁仲留下爾等活下來,就是要從爾等城內百姓中,強徵還能補充去守城的兵員……”
“最後,也是最為關鍵的是,李仁仲曾認為,憑藉著此城之堅固,夏軍在此能堅守一年半截,到了那時,此城內的糧食將會全部被吃光。現在留下爾等百姓的活命,就是等到城內無糧時,再把爾等當作軍糧來食用啊!”
在數千圍觀百姓的身後,張浚和十二名夏使,聽完濮王侍衛如實地講解李仁仲生前罪行後,他們也覺得毛骨悚然……
激憤的百姓們,有人恨得高喊道:
“李仁仲如此暴虐無道,咱們衝上去,撕碎此賊屍體,食之方能解恨!”
“衝啊!”
“衝啊!”
“吃了李仁仲的肉,方能解我心頭之恨……”
“衝啊!”
“……”
圍觀的百姓,群情激憤,向前衝去……
這時,守在掛著李仁仲屍體的木架子周圍的一名宋軍小校,用趙官家賜給的火槍向天鳴槍。
“砰”!
一聲槍響,嚇得想衝上前去的圍觀百姓都一哆嗦,他們駐足,觀望起來。
這時,那名小校揮手示意,讓他們手下高喊起事先趙官家賜給他們的口諭:
“吾等奉大宋皇帝詔命,保護好罪大惡極的李仁仲屍體不被百姓損毀,乃是為了讓更多城內百姓看到此賊已死,讓更多城內百姓解除心中之恨,亦是讓更多百姓知我大宋官軍伐夏,乃是正義之舉!”
“有違大宋皇帝詔令者,斬!!”
上百名手持明晃晃大刀的宋軍官兵,齊聲宣佈著趙官家的聖諭,令那些想要衝上來撕碎李仁仲屍體的圍觀百姓望而卻步。
圍觀的數千個百姓中,有趙官家事先安排好的兩批化裝成西京城內百姓的托兒。
一批托兒精通党項語,另一批托兒是漢人。
這兩批托兒,分別用党項語和漢語,帶頭高喊道:
“大宋皇帝聖明!”
“大宋皇帝御駕親征,乃是率正義之師,伐無道夏邦,必將每戰必勝!”
“大宋皇帝威武!”
“大宋正義之師威武!”
“趙官家萬歲萬萬歲!”
“大宋萬歲萬萬歲!”
在兩批托兒的帶動下,圍觀的百姓無論党項人還是漢人,都跟著高喊起讚頌趙官家、讚揚宋軍的喊聲。
“大宋皇帝威武!”
“大宋正義之師威武!”
“趙官家萬歲萬萬歲!”
“大宋萬歲萬萬歲!”
“……”
這聲音在人群中迅速傳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高呼萬歲,他們的聲音匯聚成一股強大的力量,彷彿能夠撼動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