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界 作品

第243章 一條龍(第2頁)

 以三縣地盤為根基,一邊擴軍練軍,一邊經營地盤。

 這一回,大明王明顯吸取了第一次造反的經驗,聽取了高人的指點,不做流寇,要做坐寇,經營自己的地盤,做到進可攻退可守。絕不能再像之前那樣亂來,把人都殺光了,誰來替他經營,誰替他收稅收糧。

 沒有稅收,不想盤剝小民,就只能一路殺大戶。這麼殺下去,等於是將大戶以及讀書人推到了朝廷那邊,甚至連一些小有資產的富農市井小民都不認可他,認為他是殺人魔,不得民心。

 誰掌握話語權,誰就掌握民心。

 話語權都在讀書人手中,都在地主老爺手中,在士紳手中。

 不過,大明王也不是一味寬容對待官吏大戶,凡是名聲不好的,統統就地正法,給百姓出氣,以此邀買民心。

 這番做派,果然比第一次造反更能凝聚人心。隊伍終於有了自己的綱領,有了基本的行政衙門構架,等到明年收稅,有了錢糧,就能擴大地盤,一步步穩紮穩打,遲早將整個金州,甚至將隔壁州府統統吃下。前提是,能擋住朝廷前兩波攻勢。

 平州金州反賊起,烽火燃燒,消息傳到京城,引起朝廷譁然。

 大明王死灰復燃,能預料。

 郭大春是什麼玩意,這個人從哪裡鑽出來的?竟然是邊軍都頭。朝廷的兵將,為什麼要殺官造反,這裡面究竟出了什麼問題。必須好好問問兵部。

 兵部:……

 關我屁事!

 餉銀給了,雖然不足數,但確實是給了。去年,趁著金州反賊被滅,從老皇帝那裡薅了一筆銀錢,不但解決了金州平賊大軍的賞銀,隔壁平州也跟著沾光,來了一次換裝。

 就說說,兵部有什麼責任?

 郭大春造反,分明是地方官府貪墨過重,邊軍將領將旗下士卒視作家奴造成的。這是經年頑疾,非兵部的責任,而是打老祖宗起,邊軍制度就出了問題。

 兵部推卸責任,戶部則指責兵部貪墨軍餉,吏部指責兵部選將制度存在漏洞,應該讓吏部摻和一腳,就能避免千千萬萬個郭大春。工部則指責兵部拖了後腿,耽誤老皇帝修宮殿和園子,禮部彈劾兵部亂彈琴,不懂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