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2章 自己造的孽

李家的崩塌來得甚至比林祥預料的還要快,還要猛烈。

拿到那三家公司大部分股權後,賭王便攜手各地富豪,以及另外三大家族,開始清除李家的勢力。

其中鬧出的風波不多贅述,反映到現實裡,就是三家公司的股價一天比一天悽慘,再也不見起色。

連帶著整個股市都受到了影響,造成了長達半年之久的低迷。

在這種情況下,港督帕滕都不得不站出來,親自表示會支撐港島經濟直到九七年,然後平穩過渡。

當然,這種低迷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於當下樓市過熱,泡沫太誇張,以至於被戳破後形成了連鎖效應。

但相比一直持續九七年才戳破泡沫,九四年的危機並沒有顯得太讓人難以接受。

損失最大的,不外乎就是那些早就賺得盆滿缽滿的房企,他們還有什麼好不滿的?

最慘的黃實集團都沒有說話呢!

李家倒是不甘心,畢竟他們還是集團最大的股東,在公司內部餘威仍在。

只是他們和賭王一夥之間的博弈,給搖搖欲墜的黃實集團踹上了臨門一腳。

信用評級。

在各大風投機構和銀行裡,李家和黃實集團被打上了極其不可靠的信用評級。

這是非常嚴重的。

要知道,別的公司是資不抵債,或者債務比例過高。

但李黃瓜為人謹慎,黃實集團債務比例並不高,資產也健康,市值甚至都快比不上資產的價值了。

然而,連番波動,再加上集團內部混亂,投資人和股民對黃實集團的未來預期直接跌到了谷底。

而那些風投機構和銀行就更簡單了——他們不再看好李家。

對於富商而言,在現代社會里,信用無疑是最致命的東西。

正如未來的小黃車,公司資產雖然抵不上債務,但一直在持續運營,也還有收入。

怎麼大家就寧願看著它倒閉,也沒人願意接手呢?

道理很簡單,小黃車的信用已經破產,重建信用,比它的價值本身還要高昂得多。

李家就陷入了這個問題——

不想辦法重建信用,他們運營的任何生意都很難再獲得銀行的信任,舉步維艱。

可重建信用,其花費甚至比和林祥交鋒還要嚴重!

實際上,除了那三家上市公司,李家還有不少未上市的全資子公司,或者佔據股份的投資。

這一下,結果這些產業全都受到了影響!

李家沉默了一段時間後,冷靜下來的他們只好選擇拋棄黃實集團這個爛攤子,轉而專心運營其餘資產。

至少,靠著這些資產,以及手裡的現金,他們還是個響噹噹的大家族。

只是和巔峰相比,他們的身家縮水了八成不止。

至於曾經幫過他們,最後又背刺了他們的丁家,李家的處理方式就更簡單了。

李黃瓜把丁蟹一家五人全都放了,表示既往不咎。

那丁家人就慘了!

他們揹著黑道大佬一屁股債,一被放出來立馬被上門追殺,動作快到他們逃都逃不掉。

最後埋在哪,林祥都不知道。

反正既沒有他們出入境的消息,在港島也不見他們的蹤影,整個丁家最後只留下了一片廢墟。

另一邊。

賭王一方見好就收,徹底拿下黃實集團和另外兩家上市公司後,便按需要各自瓜分資產。

畢竟家大業大,這三家公司在全球各地都有不少優質資產,市值高低從頭到尾都沒有影響到這些資產。

這也是為什麼,他們根本不在意股市那點風波。

當然,樓市低迷,集團的地產業務,尤其是港島和內地的地產,還是受到了不少影響。

這部分資產,文祥集團大發慈悲,笑納了。

但不同的是,親自將李家踹入深淵的主角,自那以後,就再也沒有出現在大家的視野裡,彷彿人間蒸發了一般。

事實上,林祥之後確實一直沒在港島。

股市大戰後,作為焦點人物,為了避開那些發了瘋的媒體,他和余文慧安排好集團的事務,便給自己放了個假,兩人環球旅行去了。

期間還遇上了同樣在各地遊玩的賭神高進及其妻子,四人開著那艘郵輪,在海上漂盪了三個月。

隨後,余文慧才從歐洲坐飛機回港島。

第四個月,程文靜坐飛機來找林祥。

兩人一路北上,從北歐到北極,天寒地凍的玩了一大圈,最後程文靜就從首都坐飛機回港島。

留下林祥孤零零一個人。

當然,主要是他有些事情要辦。

在內地辦了一套新的身份,便啟程前往了米國。

自從把米國政府和軍方得罪了個遍後,林祥就再也沒有來過這邊,但聯繫其實一點沒少。

實際上,上次在米國,林祥早就通過本地華人黑幫勢力,悄悄購入了一批股票。

包括周偉生,以理財的名義,他其實也為馮華和李傑共同創辦了一個基金,負責管理他們的工資和獎金。

而周偉生投資的股票,基本來自於林祥的建議。

那林祥本人,肯定不會放過這個賺錢的好機會。

要不是為了對付李家,急需現金,林祥都沒想過要賣掉這些股票。

正是如此,賣掉這些股票後,林祥拿著現金在港股擊潰了李家,通過做空股票回攏了大批資金。

那批假美元就算了,被他藏得死死的。

但那些真錢,交完利息和稅,他是實打實地賺了五成多,也就是一百億港元,十幾億美元。

這筆錢一部分用來充當文祥集團的運營資金,彌補李家之前封鎖帶來的損失,一部分用來收購那三家上市公司漏出來的地產。

而剩下一部分,林祥考慮了很久,都沒找到更合適的投資項目。

港島能承載這麼多錢的,就只有地產和股市了。

而港島地產基本達到飽和,除非再來一次狙擊李家這樣的地產大鱷的大行動,不然根本沒有可供他投資的地方,有錢都沒地花。

股市就更慘了,普遍下跌之餘又動盪不安,做空做多都不合適。

算一算,全是林祥自己造的孽……

既然如此,林祥便走了回頭路,打算趁米國股市這幾年的紅利期,繼續把錢存在這,以備不時之需。

於是乎,在結束了為期將近一年的環球旅行後,林祥再次踏上前往米國的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