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炒房團
文件上的內容並不多,也不復雜。
他們在大埔區的一個樓盤開始賣樓花了。
樓花就是房屋預售許可證的俗稱,在開發商拿到房屋預售許可證之後,正在開發中的樓盤就成為了期房。
期房其實就是把樓盤當期貨來賣。
林祥當初炒原油的時候,買下的原油期貨其實遠還沒生產出來,他買到的只是未來的生產力。
但就是這麼一份合同,只要在原油生產出來之前能找到願意接手的人,他就能從原油價格在這段時間的上漲中賺取利潤。
期房同樣是這個道理。
雖然有很多人買期房就只是想用相對低廉的價格,買到一套用來住的房子。
但別忘了,這個世界還有炒房團這種東西!
炒房團一般握有巨量資金,往往在樓盤預售,甚至都還沒正式預售之前,直接拿下樓盤裡大批量的房子。
而且港島的樓盤比較特殊。
有的一整個小區可能就七八棟樓。
但每一棟樓要麼佔地面積廣,一層就有十幾二十套房子。
要麼就建得極高,二十幾層的新樓隨處可見。
王一飛就更狠了,把兩者結合到一起。
他們在大埔建的每一棟樓都有三十層高,一層有足足十二套房子。
一棟樓就有三百六十套,一個樓盤就將近將近三千套房子。
因此,即便他們這僅僅只是大埔區開發計劃中的一個新樓盤,就能創下六十億的預售收入!
要知道,林祥和王一飛在整個開發計劃中的投入也不過一百二十億。
一個樓盤就收回了一半的投入,而在他們的開發計劃中,一共有足足六個樓盤在建設!
更不用說還有配套的商場和步行商業街了。
港島房地產,恐怖如斯!
雖然早有預計,但親自見識到這瘋狂的情況,林祥還是忍不住露出了驚訝的表情。
“不過炒房團的人和我們有什麼關係?期房的價格高了這麼多,他們也願意接受?”
對於地產開發商來說,炒房團有利有弊。
好處是,炒房團有足夠的資本一次性拿下足夠多的期房,省得他們一套套賣。
但壞處是,如果炒房團把房價炒得高到離譜,挨市民們罵兩句也就算了。
要是沒有人願意接手,連累期房後續的貸款斷供,銀行可就難受了。
銀行難受,他們開發商也好不到哪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