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關 作品

第444章 想客戶(完顏亮)之所想(第2頁)

    武人只能用刀劍解決一些小問題,而儒士文人憑謀略智慧,卻能匡扶天下、撫鎮四海!”

    楊沅的一言一行,孔彥舟軍中的書記官都一字不漏地記下。

    楊沅在金國五千精銳騎兵的護送下一路北上,關於他沿途中的言行,卻有快馬報去燕京了。

    “誇誇其談,這位狀元讀書讀傻了!”

    完顏亮看到秘奏上記述的楊沅言語,不屑地一笑。

    雖然完顏亮崇尚漢人文化,也精通漢人文化,但他終究是個馬上皇帝。

    對於楊沅輕鄙武人的看法,他自然就得出一個“此人空有大志雄心,卻只能空談誤國”的結論。

    金國禮部左侍郎錢受益正在彙報事情,等完顏亮放下這份剛自南方傳來的急報,才繼續說道:

    “我中都城如果在東北角先行擴建的話,更能節省民力財物。

    不過,根據陰陽五行、五運六氣之說,如果我們先從東南方向擴建的話,其城池佈局,才更能……”

    這時燕京城雖然經過三年的改擴建,已經完成了把都城從上京(哈爾濱)遷到燕京。

    但是這座城池的外圍改擴建工程還在繼續。

    完顏亮聽的不耐煩起來,打斷錢侍郎的話道:

    “既然東北方向的地理,如今更宜於擴建居住,那就先從東北方向開始好了。

    什麼陰陽五行、五運六氣。國家吉凶,在德而不在地。

    如果讓桀、紂之君住在這兒,風水再好又能怎樣?

    若是堯、舜之君以此為都城,縱然風水不好又有何礙?”

    “是是是,陛下所言甚是!”

    完顏亮揮揮手:“先擴建東北角吧。”

    錢侍郎慌忙答應一聲,匆匆退了下去。

    完顏亮看了看侍立於殿下許久的完顏晏,擺擺手,讓殿上的內侍宮娥都退了下去。

    這完顏晏是完顏皇族裡,已經為數不多深受完顏亮寵信的大臣,現在是“上京留守”。

    完顏亮摒退左右,把完顏晏喚到面前,問道:“上京那些權貴如今是個什麼樣子?”

    完顏晏答道:“陛下於蔡州耀武時,他們多有非議,對於調兵一直搪塞推諉,百般阻撓。

    及至陛下遇刺,欲興兵伐宋,他們實在沒有藉口搪塞了,卻也不捨得發付精銳,只想用些老弱充數。”

    完顏亮聽到這裡,恨恨地道:“這些老賊,真是該死!”

    完顏晏道:“如今,他們聽聞宋國派出使節,要赴中都和談,很是歡喜。

    他們現在連老弱都不想派了,正商議著要督促陛下,使金宋達成和議,以免再起兵戈。”

    完顏亮冷笑道:“朕就知道,這些國賊,早已成了朕號令天下、一統四海的絆腳石。”

    完顏亮目光冷冽地向完顏晏招了招手。

    完顏晏忙趨身近前。

    完顏亮從懷中摸出一枚金虎符,遞給完顏晏道:“你回上京去,儘量說服那些權貴趕赴中都議事促和。

    等宋國使節抵達中都,你那邊就動手!

    那些反對國政、反對遷都、阻撓用兵、非議君上者,你以參與行刺的罪名全都抓起來,敢反抗者,當場格殺!”

    完顏晏聽得臉色驟變。

    他知道上京貴族們的所作所為,已經讓完顏亮非常不滿了。

    但他沒有想到完顏亮竟然動了殺機。

    這種平息內部分岐的方式,很少會有哪位君主動用,可今上……

    完顏晏不敢抗旨,只得凜然接下金虎符,沉聲應道:“臣遵旨!”

    ……

    鄆州,後世的山東東平縣,如今是金國的東平路。

    過了鄆州城,再往北走大約二十多里地,就到了大汶河。

    汶水滔滔。

    作為黃河下游的一條支流,它的水質卻不像黃河那般渾濁。

    河面甚寬,金人安排的渡船,正在安排大宋使節船隊的車駕、馬匹上船。

    楊沅站在大汶河岸邊,縱目遠眺。

    他對一旁的使團書記官道:“桓水在縣西八十里,黃河去縣治十里。

    這條大汶河在縣北二十二三里處,河面甚寬,非大舟難渡。

    若行軍至此,當提前備好舟船,或早伐大木,以筏渡河,此處河面,若非雨水充沛時節,還是很平緩的。”

    書記官奮筆疾書,將楊沅所言一一記下。

    朱宋璋正在安排船隻調度,一轉頭,就看到宋國的楊學士站在汶水邊正指指點點,似乎在吟詩作賦。

    朱宋璋雖然大字不識一筐,但他受如今金國的風氣影響,也是很喜歡附庸風雅的。

    大宋狀元在極其推崇漢人文化的大金國,當然是很有市場的。

    如果能聽他吟詩一首,自我口中傳出,豈不是幫我揚了名?

    想到這裡,朱宋璋趕緊走過去。

    結果順著風兒,他就隱隱約約聽到楊沅說:“行軍至此,當提前備好舟船……,若非雨水充沛時節……平緩……”

    朱宋璋只聽得眉毛亂跳,這位……這位大宋的狀元郎在幹什麼?

    他在勘察我金國地理形勢嗎?

    其實,但凡出使,勘察對方地形、民情、兵力部署,那都是順手為之的事。

    刺探軍情、操控輿論、分化敵方陣營,這都是作為一名使節的重要任務。

    所以宋國使節一路行來,暗暗記下金國的沿途地理山川形勢,並不奇怪。

    問題是,誰會幹得如此明目張膽吶。

    朱宋璋的臉皮子一陣抽搐,趕到楊沅面前,輕咳一聲,微笑道:“楊學士,你在說什麼?”

    宋國使團的書記官正捧著簿冊埋頭記錄呢,想掩飾都來不及。

    宋國副使寇黑衣、使團判官于吉光等人便顯出幾分尷尬來。

    楊沅卻是雲淡風輕地道:“哦,沒什麼,本學士打算寫一部《子嶽遊金記》,正在做些記錄。”

    朱宋璋臉上的笑容僵住了。

    論文,我文不過你。

    論武,我武不過你。

    可這並不代表我傻啊,你是不是當我傻?

    ……

    渡船駛上大汶河,朱宋璋便進入船艙,把楊沅勘察金國地理的事,告訴了一直與楊沅避不相見的孔彥舟。

    朱宋璋道:“大王,這楊沅太放肆了,他雖是為議和而來,卻是滿腦子主戰、北伐。

    方才在岸上候船時,他還在明目張膽地記錄汶水地理,妄言來日要領兵北上。”

    孔彥舟冷笑道:“年紀輕輕,三元及第,又得到宋國君主的器重,自然是狂妄不可一世了。

    來人,把他的狂悖之行都記下來,報與我主!”

    孔彥舟對一旁的書記官吩咐道。

    書記官埋頭狂記。

    朱宋璋道:“人不輕狂枉少年。可是太狂了,可就天都不容了。

    我看等陛下看了此人言行,這位楊學士怕是要做個永遠的少年郎了。”

    孔彥舟冷笑道:“得罪我孔彥舟,我會讓他輕易死掉?

    待他對陛下沒了用處,我會叫他明白我孔彥舟的厲害。”

    這時,一個隨從自後艙出來,一臉曖昧地笑道:“大王,您在鄆州城裡看中的那個小娘兒已經沐浴已畢,等著大王憐愛了。”

    孔彥舟目中欲焰一熾,忍不住舔了舔嘴唇。

    他在經過鄆州城時,偶然見到街頭一個小娘子,頗有幾分姿色。

    一向好色如命的孔彥舟正嫌行軍煩悶,於是就讓親兵把那女子擄了來。

    一聽親兵稟報,孔彥舟便轉怒為喜,笑道:“哈哈哈,本王火氣正大,正好拿她先去去火!”

    孔彥舟迫不及待就往後艙趕去。

    朱宋璋不以為然地搖了搖頭,轉身走了出去。

    他是孔彥舟麾下一名大盜,追隨孔彥舟多年,自然是臭味相投的。

    只是也不知道是不是他年輕時候放縱太過了,幾年前他就開始有心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