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楊沅的短板(第2頁)
趙構便問道:“小駱,這個楊沅,可有功名在身?”
小駱一愣,回道:“官家,楊沅……十三歲就被機速房派往金國潛伏,怕是文墨方面……
據奴婢所知,他並無功名,是循武職階級升遷上來的。”
趙構聽了便嘆息一聲,搖頭道:“可惜,可惜。”
楊沅這出身,若循武職途徑升遷的話,卻又不是一個帶兵打仗的料,不能積累軍功,他的上限終究有限。
可若是讓他走文職官員升遷之路的話,沒有功名在身,那根本就走不通。
蔭補官制度他也不符合條件,而且蔭補官的上限也很有限。
近來趙構總是聽說楊沅的名字,尤其在近幾次事件中,楊沅都起了不小的作用,他倒是對楊沅真的生出幾分栽培之意了。
只是楊沅這人雖然能力很強,但短板也太明顯了。趙構想栽培他,問題是他資格不夠啊。
現如今他已經是機速院承旨,這官路基本也就走到頭了。
他若再想往上升,要麼讓他去領兵打仗,積攢軍功;要麼有個進士出身。
劉婉容察顏觀色,輕聲道:“官家如此賞識此人麼?若是官家器重的話,便沒有進士出身又怕什麼,朝廷不是還有薦官制度嗎?”
趙構失笑道:“你一個婦人,懂得什麼?”
大宋的確還有薦舉制。
這是因為從隋唐以來的科舉制度中,宋的統治者漸漸認識到,它雖然是目前為止,最公平的一種選拔人才的方法,但也並不完美,畢竟僅憑一張試卷定人才,還是有不足的。
所以,宋朝重啟了舉薦制度,以科舉為主,舉薦為輔,兩者相結合。
問題是,宋的舉薦制度,也是要你先踏過“科舉”這道門檻的。
它的舉薦,是針對有了功名,但功名競爭力不強,實際政績突出,所以很難晉升的官員進行的一種破格提拔。
它的舉薦程序相當的嚴謹複雜,被舉薦者最後還要被朝廷各部官員點評討論一番,他們認可通過了,最後才會交由皇帝裁斷要不要升。
楊沅沒有功名,舉薦制度也是不適合他的。
趙構已經預見到,如果把此人提名給各部大臣討論,恐怕那時出現的就不是以往各派系間的互相攻訐了,而是眾口一詞的反對。
那些通過科舉入仕的官員,是絕對不會允許一個不曾在東華門外唱過名的異類,擠到他們中間去的。
趙構思索了一下,緩緩道:“此物留下吧,朕會先在六部試行之,若有效,再推行天下。不過,此物由誰所創,先不必張揚出去。”
見小駱面有不平之色,趙構不禁失笑道:“此時張揚出去,便浪費了楊沅的一份功勞,朕頂多賞賜他一些田宅財物,並無大用。
創造此物之功,且作為他的一樁功勞封檔吧,若他以後再有功勞,累功而議時,或可讓他再上層樓。”
小駱這才明白官家的苦心,不禁歡喜地答應了下來。
趙構嘆息道:“可惜了,制度如此,便是有朕的青睞,這輩子,他最多也只能升至六品。
若此人腹有詩書,考取一個功名就好了。”
小駱從御花園離開時,心中便想,楊承旨舉手之間便能想出這看似簡單,實則大用之物,定然是個胸懷真材實學的人。
也不曉得他的文才本領究竟如何,回去後倒要提醒他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