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木耳種植(第2頁)

 不過一週的時間,戴昌樂所提供的大棚膜的價值、就已超過了六十萬,唐翔宇也依照約定、讓沈洲婷將四十萬保證金,如約打給了戴昌樂,有了這筆錢作為基礎、戴昌樂發放大棚膜的速度,都變得愈發快了起來。

 如此歷經了近三週的忙碌,這天週一的日常會議上、唐翔宇再次召集了四位副局長,詢問大棚膜的落地數據。

 許是上週唐翔宇的話起到了作用,亦或是他們也知道、越晚推廣大棚種植,難度係數就越高。

 顧雨田負責的鳳林鎮、有近三成的村民接受了大棚種植,至於另外的仙岩鎮和峽口鎮、也有近一成的村民、選擇了改種大棚蔬菜,但是這樣的數據、能否讓鄉里的人均收入都達標,唐翔宇並沒有把握。

 思考再三、唐翔宇再次下達的任務,既然各位改稻大棚推廣很難、那麼就大力發展木耳種植吧,每家每戶種上一間屋子木耳、幾個月的時間,也會是一筆不菲的收入!

 木耳種植和大棚種植不同,所需要的方法、也非常簡單,合適大面積推廣種植!

 這件事情、還是按照之前的分配方案來完成,木頭和菌種這事我來搞定、其它的操作步驟,我們只需要教會村民、剩下的讓他們自己完成即可!

 聽到又被下達了任務,許伯光有些不滿道:“局長,咱們縣是農業局的、怎麼老是幹些雞毛蒜皮的小事?這些個事情、不應該讓村民自己來嗎?”

 小事?你認為這是小事?

 本來正愁沒有立威目標,唐翔宇當即上綱上線道:“鄉鎮百姓人均的收入提高,關係到縣裡能否脫離貧困縣的帽子、關係到百姓的生活水平和消費水平,對縣裡經濟的發展、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你還認為這是小事?”

 許局長,醜話我說在前頭、如果全縣鄉鎮人均純收都達標,就你峽口鎮今年沒完成,這個責任你擔得起嗎?

 僅僅輕飄飄的一句話、便讓許伯光啞口無言,正如唐翔宇說的那樣、萬一其它鄉鎮都完成了脫貧指標,就峽口鎮沒有完成,按照縣委書記的性格、自己一定被一擼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