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蠶土豆 作品
第三百九十六章 竹籃打水撈明月(第3頁)
兩人一黃牛。
讓廟祝香火錢收得戰戰兢兢。
眉心有痣的白衣翩翩少年,喜歡遊覽碑廊。
正是不知為何仍滯留青鸞國的崔東山。
這天晚上,圓月當空,崔東山跟河伯祠廟要了一隻竹籃,去打了一籃子河水回來,滴水不漏,已經很神奇,更玄妙之處,在於竹籃裡邊河水倒映的圓月,隨著籃中水一起搖搖晃晃,哪怕走入了廊道陰影中,水中月依舊光亮可愛。
崔東山走到一處廊道,坐在欄杆上,將竹籃放在一旁,抬頭望月。
唯有竹籃水和水中月,與他作伴。
崔東山思緒飄遠。
佛祖愁那眾生苦,至聖先師擔心儒家學問,到最後成為只是那些不餓肚子之人的學問。
道祖呢。
據說在觀看那個一。
可能被困井底的王朱是一,楊家藥鋪那個老人也是一。
或者有可能在道法高到沒邊的道祖眼中,誰都是那個一?
崔東山揉了揉臉頰,從袖中咫尺物,取出兩隻普通棗木材質的卷軸,將兩幅小花捲攤開,懸停在他身前。
一幅畫卷。
有位衣衫老舊的老秀才,端坐在一條長凳中央,弱冠之齡的崔瀺,坐在一側,少年左右和少年齊靜春,坐在另外一側。
一條長凳坐了四個人,略顯擁擠。
有個腦袋闖入本該獨屬於師徒四人的畫卷之中,歪著腦袋,笑容燦爛,還伸出兩個手指。
另外一處,有個蹲著的壯碩身形,在角落,背對著所有人。
第二幅。
那個在第一幅畫卷中探頭探腦的傢伙,光明正大站在畫卷中央,攤開雙臂,少年左右和齊靜春雙手抱住那個男人的胳膊,屈膝收腿,懸掛空中,兩個少年咧嘴大笑。
年輕書生崔瀺,站在那人身後,笑得含蓄些,只是也笑得很真誠。
————
崔東山就想著什麼時候,他,陳平安,那個黑炭小丫頭,也留下這麼一幅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