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蠶土豆 作品

第四百二十一章 少俠遇見大俠(第3頁)

 老者疑惑道:“大難?”

 婢女亦是愁緒滿懷,言語也有些低沉,“陛下還有所暗示,御江水神那廝,已經得了一塊太平無事牌,猶不知足,竟然恬不知恥,主動跑去了驪珠洞天的披雲山,好像通過一樁隱秘關係,得以在北嶽正神魏檗面前,搬弄唇舌,極有可能大驪朝廷會對咱們白鵠江動手,已經封山的靈韻派,就是前車之鑑。陛下對此亦是無可奈何,只能由著大驪蠻子胡作非為。”

 老者無奈道:“那個傢伙的厚顏無恥,確實出了名的。”

 一位高大漢子雙臂環胸,站在稍遠的地方,看著鐵券河,雖然前年順利從五境巔峰,成功躋身六境武夫,可如今一團糟的國事,讓原本打算自己六境後就去投身邊軍行伍的熱血漢子,有些心灰意冷。

 大驪蠻子的馬蹄,肆意踩踏在黃庭國版圖上,從來不需要跟當今陛下通氣打招呼。

 更讓漢子無法接受的事情,是朝野上下,從文武百官到鄉野百姓,再到江湖和山上,幾乎少有義憤填膺的人物,一個個投機鑽營,削尖了腦袋,想要依附那撥駐紮在黃庭國內的大驪官員,大驪宋氏七品官,竟是比黃庭國的二品中樞大員,還要威風!說話還要管用!

 而真正讓漢子最終放棄去邊軍的一件事,是一個黃庭國京城流傳開來的消息。

 當年他與朋友追殺那頭狐魅,卻被後者在蜈蚣嶺設下陷阱,只是最後那頭本該現身與它姘頭聯手的熊羆大妖,不知為何,非但沒有露面,反而對那頭擅長歹毒雙修之法的狐魅姘頭,見死不救。才使得他們眾人合力,成功擒拿了那位自封青芽夫人的作祟狐魅,在黃庭國朝廷那邊立下一樁大功。

 那頭狐魅被秘術束縛禁錮,失去大半神通,關押在朝廷專門用來鎮壓山澤野修和妖魅精怪的大牢。

 當時漢子與朋友們,在白鵠江水神府邸,好好喝了頓快意酒。

 但是很快就有小道消息傳遍京城,那頭本該被剝皮抽筋、以儆效尤的狐魅,給皇帝陛下收入了後宮,金屋藏嬌。

 漢子心中憤懣不已。

 這次與兩位修士朋友聯袂登門江神府,站在船頭的那位白鵠江水神娘娘,也明明白白,告訴了他們真相。

 傳聞不假。

 國難當頭,君王倒是快活得很?

 江神娘娘在入京覲見皇帝之時,那位狐魅的的確確就站在皇帝身側,只是變得低眉順眼,好在它身上被供奉修士設下的禁忌,洪氏皇帝還沒有傻到幫它全部祛除。

 當時那幕場景,讓這位曾經與洪氏先祖皇帝有過一段露水姻緣的江神娘娘,有些皺眉頭,印象中當今皇帝,並無好色的名聲。

 只是時過境遷,對方終究是一國之主,她不好多說什麼。

 再者作為一江正神,在漫長的歲月裡,高居神臺,透過那百年復百年的嫋嫋香火,早已看遍眾生百態,對於這些世俗荒誕事,早已見怪不怪。

 想來是現任皇帝心中壓力太大,畢竟大驪宋氏雖然承認了黃庭國的藩屬地位,可天曉得會不會突然有一天,就冒出個姓宋的年輕皇室,讓他從龍椅上滾蛋?

 既然如此,何以解憂?大概就只有床笫之樂了。

 水神娘娘其實知道那個武夫孫登先的積鬱心情。

 只是有些話,她說不得。

 因為一旦說出口,所謂的君子之交,以前積攢下來的香火情,就會煙消雲散。

 大勢所趨,黃庭國洪氏皇帝不轉投大驪蠻子,難道真要為了所謂臉面,大動干戈,以卵擊石,然後惹惱了大驪宋氏,毫無懸念地被大驪邊關鐵騎輕鬆碾壓而過?到時候皇帝陛下淪為階下囚不說,黃庭國百姓有多少人要遭受戰火劫難?幾十萬?還是幾百萬?天翻地覆,山河變色,滿目瘡痍,黃庭國沒有誰能夠獨善其身。

 那些無辜百姓的立世之本,哪有太多的講究,不過是求個一年到頭的衣食無憂,天寒可加衣、餓時能加餐,已是難得的安穩歲月。

 這趟她執意要拜訪紫陽府,還拉上他們三人,水神娘娘何嘗不知道孫登先心中不痛快?

 可她不得不來。

 甚至還需要三人幫忙壓陣護衛,以免被那個性情難測的紫陽府老祖宗,乾脆就將她拘押在那邊。多出三人,其實無補於事,可到底能夠讓紫陽府稍稍多出一兩分忌憚。

 這位夫人只能寄希望於此次順利圓滿,回頭自己的水神府,自會報答孫登先三人。

 駛入鐵券河後,越來越沉默,當路過那座積香河神廟的時候,河神老者出現在河邊,作為下屬,他先向江神娘娘作揖行禮,只是直腰後所說的言語,可就不太中聽了,笑眯眯問道:“江神夫人

 可是稀客,不知道此次巡查屬下的鐵券河,有何指教?若是夫人依舊不願放過咱們鐵券河如今的那位水軍統領,屬下倒是不敢說半個不字,只是這位統領,如今已是紫陽仙府的掛名修士,難道夫人此次逆流而上,是要去紫陽仙府掰扯掰扯當年那樁恩怨?”

 渡船繼續前行,江神娘娘一言不發。

 鐵券河神不以為意,轉頭望向那艘繼續前行的渡船,不忘火上澆油地使勁揮手,大聲嚷嚷道:“告訴夫人一個天大的好消息,咱們紫陽仙府的洞靈元君老祖,如今就在府上,夫人身為一江正神,想必紫陽仙府一定會大開儀門,迎接夫人的大駕光臨,繼而有幸得見元君真容,夫人慢走啊,回頭返回白鵠江,若是得空,一定要來屬下的積香廟坐坐。”

 等到渡船遠去。

 這位河神朝鐵券河狠狠吐了口唾沫,罵罵咧咧,“什麼玩意兒,裝什麼清高,一個不明來歷的外鄉元嬰,投杯入水幻化而成的白鵠真身,不過是當年自薦枕蓆,跟黃庭國皇帝睡了一覺,靠著床上功夫,僥倖當了個江神,也配跟咱們元君老祖宗談買賣?這幾百年中,從來不曾給咱們紫陽仙府進貢半顆雪花錢,這會兒曉得亡羊補牢啦?哈哈,可惜咱們紫陽仙府這會兒,是元君老祖宗親自當家做主,不然你這臭娘們捨得一身皮肉,死皮賴臉地爬上府主的床笫,還真說不定給你弄成了……痛快痛快,爽也爽也……”

 河神轉身大搖大擺走回積香廟。

 他突然偷偷嚥了口唾沫,賊兮兮而笑,不曉得這婆娘脫下那身宮裝衣裙後的金身皮囊,摸上一摸,到底是啥個手感和滋味?

 若是白鵠江遭了難,說不定他還真有機會嘗一嘗?

 紫陽府,劍叱堂。

 吳懿已經差不多到了耳根子忍耐的極限,正要讓那撥還在滔滔不絕向她邀功討賞的傢伙退下。

 突然有一位外門管家站在劍叱堂大門後,恭聲道:“老祖宗,那白鵠江的江神,攜帶重禮登門求見,希望老祖能夠賞臉見她一面。”

 她嘴角扯起一個弧度,似笑非笑,望向眾人,問道:“我前腳剛到,這白鵠江婆姨就後腳跟上了,是積香廟那傢伙通風報信?他是想死了?”

 在場眾人,心知肚明,這是老祖宗生氣的徵兆了。

 一時間,所有紫陽府位高權重的老神仙們,個個惴惴不安。

 老祖宗一發火,次次地動山搖,要麼不長眼的外人,遭受滅頂之災,要麼是辦事不利的一大堆自家人掉層皮。

 一位與鐵券河神關係不錯的紫陽府老修士,趕緊硬著頭皮站出來,為那命懸一線的河神美言幾句,“啟稟老祖宗,積香廟河神絕對不敢,這傢伙道行低賤,萬事不行,只有對咱們紫陽府忠心耿耿這件事上,可以說是半點不含糊。所以我斗膽猜測,想必是老祖宗此次駕馭仙舟,遠遊歸來,給那江神娘們抬頭瞪大一雙狗眼,瞧見了老祖宗的絕代風采。就屁顛屁顛趕來,跟老祖宗搖尾乞憐了。”

 她一根手指輕敲椅把手,“這個說法……倒也說得通。”

 所有人頓時如釋重負。

 哪怕是與老修士不太對付的紫陽府老人,也忍不住心中暗讚一句。

 倒不是那位老修士仗義,願意為一個紫陽府的外人說幾句公道話,而是他管著紫陽府外門的錢財往來。每年從乖巧懂事的鐵券河神那邊,多有額外進賬。

 這種事,可大可小。

 一般來說,即便這類雞毛蒜皮的腌臢事,被洞靈真君這位一心修大道的老祖宗知道了,她也未必願意動一下眼皮子,張嘴說半句重話。

 說不定告密之人,與被揭發的可憐蟲,都會被她厭煩驅逐,各打五十大棍,一起丟出紫陽府大門,道理很簡單,這會讓她心情不佳。

 老祖宗雖然不愛管紫陽府的世俗事,可每次只要有人招惹到她發火,勢必會挖地三尺,牽出蘿蔔拔出泥,到時候蘿蔔和泥土都要遭殃,萬劫不復,真真正正是六親不認。

 歷史上,好幾位龍門境功勳供奉,說是兢兢業業,為紫陽府出生入死都不過分,功勞苦勞都不缺。還有幾位老祖宗的嫡傳弟子,無一例外都是金丹地仙的大好資質,可一樣是事發後,悉數被老祖宗親手抓走,再無音訊。

 吳懿依舊沒有自己給出意見,隨口問道:“你們覺得要不要見她?”

 眾人意見不一,有說這白鵠江神膽大包天,仗著與洪氏一脈的那點關係,從來不向我們紫陽府納貢稱臣,既然她敢來紫陽府,不妨隨便找個由頭,直接將她拿下,關押在紫陽府水牢底下,回頭再扶植一個聽話的傀儡繼任白鵠江神,兩全其美。也有人反駁,說這位蕭鸞夫人,終究是黃庭國屈指可數的一江正神,如今黃庭國暗流湧動,咱們紫陽府雖然算是已經上了岸,可近期最好還是行事穩重些,堂堂紫陽府,何必跟一個近鄰江神慪氣,傳出去,徒惹笑話。

 吳懿煩得很,拍了拍椅把手,對現任府主的金丹修士說道:“這個蕭鸞夫人,可沒那麼大面子,能夠讓我去接待她。黃楮,你去見見她,看她到底想要做什麼。如果說話不對胃口,或是求人辦事,出價太低,就抓起來丟入水牢。如果足夠溫順,或是價格公道,那就與她做買賣好了,紫陽府雖說家大業大,可誰樂意跟錢過不去。如果談得愉快,今晚為陳公子接風洗塵的宴席,可以順便邀請她,記得她的座位……嗯,就放在最靠近大門口的地方好了。”

 紫陽府府主黃楮抱拳領命。

 吳懿視線在所有人身上掠過,玩味笑道:“我不在的時候,你們怎麼做,我可以不管,可如今我就在紫陽府,你們誰如果把事情做得私心重了,就是把我當傻子看待。”

 原本確有一絲腌臢想法的府主黃楮,一江水神蕭鸞夫人,豔名遠播,他早就對她的美色覬覦已久,況且這位江神的雙修之法,能夠大補修士神魂,一旦拘押在水牢中,先慢慢磨去稜角,等到哪天老祖離開紫陽府,還不是由著他這位府主為所欲為?只是被吳懿這番言語,給嚇得頭皮發麻,悚然驚懼,再次低頭抱拳道:“黃楮豈敢枉顧老祖宗的栽培之恩,豈敢如此自尋死路?!”

 吳懿皮笑肉不笑,沒有言語。

 黃楮慢慢退出劍叱堂,走出去後,大汗淋漓。

 其餘眾人,再陸續離開後,都有些幸災樂禍。

 吳懿突然一皺眉,伸手捻住破空而來的一抹亮光,是完全無視紫陽府陣法的飛劍傳訊。

 這等驚人手筆,不用想,必然是那位去當什麼書院副山主的父親大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