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五章 琢磨(第3頁)
柳質清嗤笑道:“你會煩?玉瑩崖水中鵝卵石,原本幾百兩銀子的石子,你不能賣出一兩顆雪花錢的天價?我估摸著你都已經想好了吧,那四十九顆鵝卵石先不著急賣,壓一壓,待價而沽,最好是等我躋身了元嬰境,再出手?”
陳平安哈哈笑道:“你不學我做買賣,真是可惜了,可造之材,可造之材。”
柳質清就要御劍遠遊,陳平安突然說道:“給你個不收錢的小建議,到了金烏宮,彆著急洗劍,可以先當個……賬房先生,將祖師堂譜牒拓印一份放在手邊,然後在自己山峰那邊默默看著金烏宮一年半載,遠觀所有修士的一言一行,誰說了什麼話,做了什麼事情,都記下,與他們的最早出身、當下境界做個對比。多思量一番,為何會說此話、行此事。你看得越久越多,捋清楚了條條人心脈絡,如那神人掌觀山河於手心,將來你出手洗劍,應該會更加得心應手。”
柳質清點點頭,“可行。”
陳平安揮手作別,“預祝柳劍仙洗出一把好劍。”
柳質清問道:“你人走了,老槐街那座鋪子怎麼辦?”
陳平安笑道:“託付宋蘭樵某位弟子或是照夜草堂某位修士即可,九一分成,我在鋪子裡邊留下了幾件法寶的,有成雙成對的兩盞大小金冠,還有蒼筠湖某位湖君的一張龍椅,反正價格都是定死了的,到時候返回鋪子,清點貨物,就知道該掙多少神仙錢。若是我不在鋪子的時候,不小心遺失或是遭了盜竊,想必春露圃都會原價補償,總之我不愁,旱澇保收。”
至於奼紫法袍等物,陳平安不會賣。
這類仙家物件,比較特殊,無比稀罕,類似兵家甲丸,往往溢價極多,依舊有價無市,以後落魄山在內的那些個山頭,人多了之後,只會嫌少。
柳質清突然面有猶豫。
陳平安說道:“相中了哪一件?朋友歸朋友,買賣歸買賣,我至多破例給你打個……房清供的老字號鋪子,找機會與一位學徒套近乎,大致談妥了那筆買賣意向,那位年輕學徒覺得問題不大,但是他只堅持一件事情,那四十九顆出自玉瑩崖的鵝卵石,由他雕琢成各色雅緻物件,可以,三天之內,最多十天,十顆雪花錢,但是不能夠在蚍蜉鋪子售賣,不然他以後就別想在老槐街混口飯吃了。陳平安答應下來,然後兩人約好鋪子打烊後,回頭再在蚍蜉鋪子那邊細聊。
陳平安隨後去了趟路途較遠的照夜草堂,見了那位春露圃兩大財神爺之一的唐仙師,此人也是春露圃一位傳奇修士,早年資質不算出眾,並未躋身祖師堂三脈嫡傳弟子,最後擅長做生意,靠著豐厚的分成收入,一次次破境,最終躋身了金丹境,並且無人小覷,畢竟春露圃的修士歷來重視商貿。
唐青青自然在場。
不過鐵艟府魏白與那位老嬤嬤,已經返回大觀王朝。
唐青青親自煮茶,對坐閒聊之中,那位唐仙師得知年輕劍仙打算當一個甩手掌櫃,便主動請求派遣一位伶俐修士,去蚍蜉鋪子幫忙。
陳平安說九一分成,唐仙師笑著說沒有這樣的好事,一成分紅,太多了,不過就是個蹲著店鋪每天收錢的簡單活計,不如將酬金定死,一年下來,照夜草堂派去鋪子的修士,收取三十顆雪花錢就足夠。只不過陳平安覺得還是按照九一分成比較合理,那位唐仙師也就答應下來,反而細緻詢問,若是在老槐街那邊不傷回頭客和鋪子口碑的前提下,靠口才和本事賣出了溢價,該怎麼算,陳平安說就將溢價部分,對半分賬。唐仙師笑著點頭,然後試探性詢問那位年輕劍仙,能否允許照夜草堂這邊派出的夥計,在來日入駐蚍蜉店鋪後,將既有標價抬高一兩成,也好讓客人們砍價,但是砍價底線,當然不會低於如今年輕劍仙的標價,陳平安笑著說如此最好,自己做買賣還是眼窩子淺,果然交予照夜草堂打理,是最好的選擇。
喝過了茶水,聊完了正事,說了一些你說我好我說你更好的客氣話,陳平安告辭離去。
唐青青與她爹站在大門外,她疑惑道:“爹,渡船上邊的事,我可是與你一五一十說清楚了的,如今咱們春露圃又那麼重視他,還是一位能夠讓柳劍仙離開玉瑩崖,親自跑去驚蟄府邀請喝茶的高人,今兒人家找上門來,喝咱們家的茶水,多大的面子啊,爹為何還要如此斤斤計較?真要與他交好,咱們家又不缺神仙錢,直接全盤買下鋪子存貨不就成了,他賺了大錢,咱們稍微虧一點,又不是賠本買賣,不是更好?”
男人搖頭道:“天底下沒有這麼做買賣的,這位年輕劍仙要是明擺著上門要錢,爹不但會給,還會給一大筆,眉頭都不皺一下,就當是破財消災了。但既然他是來與咱們照夜草堂做買賣的,那就需要各自按照規矩來,如此才能真正長久,不會將好事變成壞事。”
男人看自己女兒還沒有完全想明白,他笑道:“除了那種驟然富貴的情況不去說它,世間所有長久買賣,各式各樣的生意人,各種各樣的生財之道,有一點是相通的。”
男人從袖中取出一顆山下王朝最普通的銅錢,已經珍藏多年,男人將它攤放在手心,“對此物,得尊重。”
陳平安隨後又去拜訪了一位老嫗,是金丹船主宋蘭樵的恩師,老嫗同樣是金丹修士,不過在春露圃祖師堂有一席之地,宋蘭樵卻無此待遇,簡單而言,就是春露圃祖師堂議事,老嫗與老祖談陵在內房清供後,只需要自己或是讓朋友送來蚍蜉鋪子就行,就說自己是老掌櫃的朋友,到時候新掌櫃不會有任何為難。或是雕一件來鋪子取走一件,年輕人一番權衡利弊之後,覺得後者更加安穩,便讓這位好說話的年輕掌櫃放心,若是丟了某顆鵝卵石,他便自己掏腰包賠償一顆雪花錢。
不曾想那位年輕掌櫃又說,真丟了又賠不起,無妨,只要手藝在,蚍蜉鋪子這邊都好商量。
年輕人笑著離去。
陳平安站在店鋪門口,目送那人離去。
依稀看到了一位草鞋少年取信送信的影子。
隨後一天,掛了足足兩天打烊牌子的蚍蜉鋪子,開門之後,竟然換了一位新掌櫃,眼力好的,知道此人來自唐仙師的照夜草堂,笑臉殷勤,迎來送往,滴水不漏,而且鋪子裡邊的貨物,總算可以還價了。
這天,依舊一襲普通青衫的陳平安背起竹箱,帶起斗笠,手持行山杖,與那兩位宅邸侍女說是今天就要離開春露圃。
那位金丹修士嫡傳弟子的年輕女修,說談老祖已經捎話給宅邸這邊,符舟贈予陳劍仙了,無須客氣。
陳平安道謝之後,也就真不客氣了。
祭出符籙飛舟,去了一趟老槐街,街盡頭就是那棵蔭覆數畝地的老槐樹。
年輕青衫客站在槐樹底下,仰頭望去,站了許久。
許多過往之人事,可想可念不可及。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