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蠶土豆 作品

第五百九十一章 寧姚出劍會如何(第3頁)

 如果說林君璧此次歷練的最大個人興趣,是找人下棋,同時見識一下左右大劍仙的劍術。

 那麼只能算半個師兄的邊境,就是奔著那個寶瓶洲劍道天賦第一人的劍仙魏晉而來。

 不過在倒懸山那座梅花園子,邊境師兄好像福緣不淺,與那邊負責坐鎮院子的一位夫人,挺投緣。

 而在家鄉紹元王朝那邊,邊境哪怕是隻以觀海境劍修的身份,至多就是頂著個國師不記名弟子的頭銜,依舊混得如魚得水,機緣不斷,有些時候林君璧都要懷疑,邊境是不是那種傳說中生而開竅的人間謫仙人。

 林君璧問道:“聽說那個陳平安有一把仙兵,與那龐元濟打了個天翻地覆,都沒有派上用場。你與之廝殺,勝負如何?”

 邊境手指捻住一顆棋子,放在棋盤外的石桌上,雙指併攏,將那枚珍貴至極的雪白棋子,隨意抹來抹去,似乎在跟棋子慪氣,隨口說道:“修道修道,結果要與人爭個輸贏,沒啥意思啊。”

 林君璧微微一笑,抓起一把棋子,“猜先?”

 邊境不著急下棋,抬頭問道:“你知道了?”

 林君璧點點頭,“你回來的時候,明明受了傷,卻比平日裡笑臉更多,嗓門更大,我就猜到了。”

 邊境哀嘆一聲,“可對方是曹慈啊,輸了不丟人吧?”

 林君璧點頭道:“輸給曹慈不丟人,但是自己找上門去捱揍,我覺得不太明智。”

 邊境默不作聲。

 林君璧好奇問道:“幾拳?”

 邊境下巴撇了撇,指向自己雙指按住的棋子。

 林君璧疑惑道:“一拳?”

 邊境氣笑道:“就這麼瞧不起師兄?兩拳!一拳破我飛劍,一拳打得我七葷八素。不過說實話,如果我不要臉點,還是可以多挨幾拳的。”

 林君璧笑著不再說話。

 邊境問道:“既然嚴律沒有必勝把握,你就沒有些其他打算?”

 林君璧說道:“我最早有個打算,如果第二場,劍氣長城這邊是郭竹酒出戰,我會當場破境,如果第三場是高野侯,或者司馬蔚然,那麼我再破境。但是我在這邊住下後,改變主意了。因為沒必要。如此一來,只會為他人做嫁衣,萬一陳平安在場,就會有那第四場,我終究不是師兄,肯定會輸給同樣打過四場的陳平安,只讓那個陳平安更得人心。”

 邊境打趣道:“你這麼在意陳平安?朱枚他們跑去酒鋪那邊撞牆,也是你有意為之?”

 林君璧微笑道:“能被我林君璧惦記在心,陳平安應該感到高興。”

 而那個被人惦念卻不知的陳平安,正在寧府一處密室,開始著手煉化第四件本命物。

 水府水字印,山祠五色土,木宅神像之後,便是五行之金,最後才是尚無找到合適本命物的五行之火。

 水字印煉化於寶瓶洲最南端,老龍城的雲海之巔。

 五色土,煉化於濟瀆入海的北俱蘆洲入海口附近。

 得自仙府遺址山巔道觀的木胎神像,煉化於龍宮洞天的島嶼之上。

 現在即將煉化的五行之金,是一張金色材質的金字書頁,準確說來就是一部佛經。

 關於此事,陳平安詢問過師兄左右,是否妥當,左右只是說了一句君子不器,有何不妥。

 鼎爐依舊是那隻得自桐葉洲老元嬰陸雍之手的那隻五彩金匱灶,品秩極高,但是因為姜尚真的關係,半賣半送,只收了陳平安五十顆穀雨錢。

 陸雍曾言“金性不敗朽,故為萬寶物”,所以這隻丹灶,其實最適宜煉化之物,本就是五行之金。

 密室之內,眾多天材地寶都有準備妥當。

 密室外,納蘭夜行盤腿而坐,負責守關壓陣。

 在斬龍崖涼亭那邊,白嬤嬤陪著寧姚閒聊。

 老嫗笑道:“放心吧,吉人自有天相,咱們姑爺是有道之人,天必助之。何況姑爺學問精深,雖說是儒家門生,可遠遊四方,走在人間,活脫脫的菩薩行。小姐無需擔心此次煉化。”

 寧姚依然有些憂慮,不過仍是笑了笑,說道:“白嬤嬤,這些話別在他那邊說,他反而不自在。”

 老嫗故意說道:“是稱呼姑爺一事?姑爺最多就是言語不自在,心裡邊別提多自在了。”

 寧姚被這麼一打岔,心情舒暢幾分,笑道:“若是煉化成功,過兩天,我就陪他一起去看看三關之戰。”

 老嫗說道:“小姐以前對這些可半點沒興趣。”

 寧姚說道:“我如今也沒興趣,只是陪他散散心。”

 沉默片刻,寧姚說道:“白嬤嬤可能看不出來,只有煉化五行之金,陳平安會最難過。”

 老嫗問道:“是心情難過,還是關隘難過?”

 寧姚說道:“都是。”

 老嫗頓時有些提心吊膽,比自家小姐還要緊張了。

 寧姚笑道:“白嬤嬤,沒事,陳平安總能自己解決難題,從來都是這樣的。如果知道我們不放心,他才會不放心。不然的話”

 寧姚望向涼亭外的演武場,“沒什麼苦頭,他會嚼不爛咽不下。”

 老嫗點頭道:“這就好。”

 寧姚從袖子裡取出一枚印章,遞給老嫗,輕聲道:“是我偷來的。”

 老嫗哭笑不得,接過手後,看了眼印,怔怔出神,小心翼翼收入袖中,難掩笑容,“姑爺的字,真是好。”

 尤其那些篆,極慰人心。

 青絲染霜雪,依舊是美人。

 寧姚搖搖頭,“他自己說過,他的字,呆板得很,除了楷體字還湊合,其餘行草篆,只是學了些皮毛,落在行家眼中,只會貽笑大方,不過拿來對付這些材質尋常的印章,綽綽有餘。”

 密室外,納蘭夜行有些奇怪,為何一個時辰過去了,陳平安尚未點燃丹灶。

 密室內,陳平安始終閉目凝思,怔怔出神。

 晏家那座恨不得貼滿牆頭“我家有錢”四個大字的輝煌府邸,胖子晏琢惴惴不安,早早拿到了那枚印章,興匆匆到了家,竟是為難起來,根本不敢拿出手,便一直拖了下來。

 今天在他父親書房外的廊道中,猶豫不決,徘徊不去。

 父親書房無門,只為了讓這位晏家家主更方便出入。

 其實原本不用如此,是晏琢他父親自己的決定,拆了房門,說沒了雙臂,就是沒了,以劍氣開門關門,圖個好玩嗎?

 晏溟早就察覺到廊道中自己兒子在那邊的動靜,那麼胖一人,走路震天響,他晏溟如今修為再不濟,好歹還是個元嬰,豈會不知。

 晏溟皺眉道:“不進屋子,就趕緊滾蛋。”

 晏琢對於這個父親,還是敬畏得要死,沒辦法,打小就給打怕了的,後來這個爹,大概是徹底死心了,對他這個晏家獨苗,竟是連打罵都不樂意了,直到最後那次揹著晏琢返回家中,之後男人才算對兒子稍稍有了點好臉色,偶爾會問問晏琢的修行進展,在那之後,一輩子最大的本事就是寵溺獨子的婦人,大概是得了授意,反而破天荒開始對晏琢嚴厲起來,無論是修行,還是做生意,或是交朋友,都對晏琢管得頗嚴。

 晏琢下意識就要聽話滾蛋,只是走出去幾步後,還是咬咬牙,走向書房,跨過門檻。

 晏溟是一個不苟言笑的中年男子相貌,兩隻袖管空蕩蕩,坐在椅子上,身前書案擺滿了書籍,有一頭小精魅,負責翻書。

 晏溟皺眉問道:“有事?”

 晏琢戰戰兢兢拿出那枚印章,輕輕放在桌上,“爹,送你的。沒事我走了啊。”

 晏溟愣了一下,尋常材質的印章,問道:“缺錢花了?然後就送這個?”

 晏琢漲紅了臉,甚至沒敢解釋什麼,低著頭加快腳步,離開書房。

 離開了廊道,晏胖子如釋重負。

 書房那邊,那隻乖巧溫馴的小精魅,蹦蹦跳跳走到印章那邊,蹲下身,如扛木頭,將印章底款給主人看。

 晏溟看了許久,突然問道:“你說我是不是對琢兒太嚴厲了些?”

 小精魅使勁點頭。

 晏溟笑了起來,轉頭望向窗外,極遠處有一座高大城頭。

 不敢仗劍登城頭,唯恐逐退三輪月。

 你爹我哪有這本事。

 小精魅眨了眨眼睛,它這都兢兢業業服侍老爺多少年了,從沒見過有這笑臉啊。

 城頭之上。

 君子王宰剛剛送了一本新刊印出來的百劍仙印譜,交給那位如今坐鎮劍氣長城的儒家聖人,葉老蓮。

 十分粗糙,遠遠無法與浩然天下的一般印譜媲美,更不用說書香門第精心收藏的印譜。

 聖人一頁頁翻過,見到會意處,便會心一笑。

 並無山水形勝地,卻是人間最高城。

 稚童嬉鬧處,劍仙豪飲時。

 當這位儒家聖人翻到一頁時,便停下手上動作,輕輕點頭。

 王宰望去,是那“霜降橘柿三百枚”,也是一笑,說道:“劍氣長城這邊,興許暫時無人知曉此間趣味。”

 儒家聖人笑道:“那麼可能,就只是一種可能,會有那既有閒又有錢之人,去翻書買書,查一查印出處。”

 中土神洲的紹元王朝,就像是寶瓶洲的朱熒王朝,劍修眾多。

 所以今天這場三關之戰,觀者如雲。

 地點選在了劍氣長城大姓毗鄰、豪門扎堆的玄笏街。

 之所以不是陳三秋、董畫符家族所在的那條太象街,自然是不敢,而且即便雙方有膽子選址於此,估計都沒人會去觀戰。

 晏胖子踮起腳跟,環顧四周,疑惑道:“我那陳兄弟怎麼還不來?”

 董畫符在啃著一隻大餅,董家小少爺買東西,從來記賬在陳三秋和晏琢頭上。

 範大澈瞥了眼遠處一戶人家的大門口,陳三秋拍了拍他的肩膀,範大澈笑道:“沒事。”

 大街兩頭,分別站著齊狩、高野侯為首的一撥本土劍修,以及嚴律、蔣觀澄那撥外鄉劍修,將少年林君璧眾星拱月。而邊境在那人群中,依舊是最不起眼的存在。

 高野侯的妹妹,高幼清會守第一關。上次都沒有露面觀戰的高野侯,今天自然到場了。龐元濟站在高野侯身邊,正在與個子小小的高幼清,說些注意事項。不是高野侯不想,實在是這個妹妹,從來不愛聽他嘮叨。

 林君璧緩緩向前走出,高幼清大步向前。

 雙方都沒有祭出飛劍的意思,逐漸拉近距離。

 有一撥地仙劍修蹲在一座府邸門口臺階上,笑道:“高丫頭,對方長得真俊,配你足夠了,只要打贏了他,扛在肩上就跑,找個沒人地兒,還不是想做啥就做啥!”

 高幼清置若罔聞,心神專注,死死盯住那個愈行愈近的少年。

 林君璧竟有閒情逸致,左右張望,打量起了玄笏街兩側的豪門府邸。

 兩位觀海境劍修。

 只是一劍,便分出了高下。

 高幼清率先祭出本命飛劍,破空而去,轉瞬即逝,不求聲勢。

 林君璧飛劍後發制人,輕鬆擊飛了高幼清的本命飛劍不說,還瞬間懸停在了高幼清眉心處。

 高幼清臉色慘白。

 眉心處的飛劍倏忽不見,林君璧已經轉身而走。

 嚴律深呼吸一口氣,走出人群,與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