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六章 三伐方略(中)(第2頁)
在場眾將惟有趙雲、魏延等幾位老將有幸參加過這種大規模的會戰,而關興、姜維等年輕將領尚未經歷,不過下次北伐他們的戎馬生涯應當不再留有遺憾。
諸葛亮心裡面也是感慨不已,經過數年的努力,他終於再一次為季漢攢起了十餘萬兵馬,不過越是到這種形勢大好的時候他就警醒自己要越加謹慎,絕不容再重蹈當年大意失荊州的覆轍。
念及於此,他很快就看出馬謖的進兵方略雖然很完美,但對於形勢未免估計得過分樂觀,似乎沒有充分考慮到曹魏那邊的應對,遂又看向眾人問道:“其他人還有沒有妙計?”
“丞相,某有話說。”
諸葛亮尋聲看去,見是坐在楊清下首的魏延,點了點頭,笑道:“是文長啊,汝有何高見?”
“丞相,儘管幼常的四路夾擊之計謀劃得十分周到,但未免把襲奪潼關想的太簡單了些。
魏軍原本就在潼關駐有重兵,自上次明之他們東攻長安之後,魏軍又加強了潼關的戒備,萬一我軍未能將潼關攻取下來,則關中以東的魏軍將會源源不斷地殺來,那麼我等就不得不考慮和曹魏大軍在關中來上一場主力決戰。
而曹魏畢竟家大業大,此時兵力仍勝過我大漢,萬一決戰失利,非但長安奪不下來,恐漢中和蜀中亦有傾覆之危,這一點咱們必須慎重考慮。”魏延道。
馬謖見他質疑自己的計策,當即反駁道:“文長將軍,謖近一年已向潼關派出了多批細作,早已將潼關的兵力佈置摸得一清二楚,襲取潼關應無問題。”
“應無問題?”魏延拔高聲量,笑著反問道:“也就是說你並沒有十成的把握了?”
“雖沒有十成,但也至少有七成。”
魏延聞言嘿嘿一笑:“七成怕還是不保險啊!幼常可敢立下軍令狀?”
“軍令狀?這......”馬謖不敢答應。
自從在建興五年救援孟達一役上舉止失措之後,馬謖早已沒了當年每料必中的心氣,儘管經過一年的親民官曆練後信心有所恢復,但面對魏延的叫號他仍是不敢應戰。
楊清在一旁看的暗暗好笑,魏延本就是個極愛冒險之人,他自己以前只有一兩成把握就敢獻上子午谷奇襲長安這等險計,如今竟以沒有十成把握來擠兌馬謖,真可謂是雙標至極。